▲ 世新大學廖鴻圖副校長(左5)與現場師生合影。(圖/世新大學提供,下同)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疫情重創了全球的經濟與產業,也改變了我們的消費型態與工作方式;隨著疫苗問世與疫情趨緩,各國逐漸解封與開放,後疫情時代已來臨。連續舉辦23年的「世新經濟學術研討會」即以「後疫情時代的經濟轉變與展望」為主題,邀請美國及馬來西亞學者透過視訊方式與台灣各領域學者齊聚世新大學管理學院,對疫情下的經濟課題與因應提出精闢的解析。
▲ 美國學者 Scott Rozelle 對中國農村人力資本危機提出解決方法。
美國史丹佛大學弗里曼·斯伯格里國際問題研究所(Freeman Spogli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特聘高級研究員Scott Rozelle在專題演講中指出,中國未來邁向「共同富裕」的最大障礙為農村人力資本的危機,Scott剖析問題根源並提出解決方法,同時展現其團隊以整合分析(meta-analysis)在此議題的研究成果。
馬來西亞諾丁漢大學(Nottingham University) 助理教授Tang Kin Boon 檢視馬來西亞投資者在疫情期間的交易行為,發現心冠肺炎病例數增加越快,則投資者交易強度(trading intensity)會提高,此代表馬來西亞投資者對於疫情的負面消息有過度反應的現象;然而,比較封城期間與非封城期間的的交易強度,兩者並無明顯的差異。
▲ 馬來西亞學者Tang Kin Boon分析疫情時期的投資行為。(圖/世新大學提供)
世新大學經濟學系陳世能教授研究台灣地區熟齡族的消費支出型態,發現65歲以上的熟齡族相較於其他族群消費支出大幅下降,而最多花費為住宅類支出與醫療保健類支出。世新大學經濟學系王緁妶助理教授則提出台灣民眾對於台灣豬肉與美國豬肉的消費偏好及購買意願的調查解果,網路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受試者願意額外支付 63%~71%的價格購買臺灣豬肉。面對後疫情時代將面臨的報復性消費行為,產業也要因應消費趨勢展開新的布局。
本次研討會同時頒發由世新大學講座教授薛琦所捐贈的經濟學系碩士論文獎,包含最佳論文一名獎金50,000元,及佳作三名獎金各5,000元,希望鼓勵世新經濟碩士生對生活經濟相關研究議題的投入。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