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礁公投》詹順貴/沒有「三接海鮮鍋」!再外推方案兼顧藻礁與減碳

2021年11月26日 15:39

● 詹順貴/律師、前環保署副署長

壹、為甚麼從不支持2018年10月8日所通過的觀塘工業區專用港(以下稱三接)迴避替代修正方案,改為支持三接外推方案?

1. 是考量時機、期程與現況,並經檢視不浚深、不回填的外推方案,確認它對藻礁生態系的影響,已盡可能降到最低。

2. 外推方案已不再是環保與經濟的取捨拔河,而是藻礁生態系、減煤減空污、減碳與遠離核廢料、核災夢魘等多元環保價值的最大化兼顧。

3. 以上這些環保價值,不應也無法區分誰較重要、誰較其次,應該同等重視,公平看待。

4. 三接遷離桃園大潭公投,如果通過,後續影響非常重大,但此公投案卻逼我們在這些環保價值中做零和選擇,而非盡可能最大化兼顧。

兼顧多元環保價值最大化

貳、外推方案已最大化兼顧多元環保價值

一、外推方案(離岸1,200公尺)無論對藻礁礁體、柴山多杯孔珊瑚或整體藻礁生態系的影響,都會遠比原方案(離岸742公尺)輕微:

1. 不再浚深,也不再回填海域21公頃,不會直接破壞礁體或柴山多杯孔珊瑚,也避去施工過程的海底沙泥揚濁,大幅降低對區域內與周邊珊瑚與底棲生物的影響。

2. 正方本來說原方案會破壞礁體,後來改稱外推方案還是會影響藻礁生態系。

三接,藻礁,大潭,觀新,電廠,天然氣接收站,保護區,生態,LNG,永安,蔡英文,蘇貞昌,鄭文燦,潘忠政,經濟部,中油

▲為讓三接工程獲得民眾支持,政府將港區再度外推。(圖/中油提供)

但請問支持方所謂「藻礁生態系」,是指依公投主文所寫應遷離的海域範圍?還是桃園地區有藻礁露頭的20幾公里海岸範圍都算?

相對於三接外推方案,主要的北堤與海岸平行部分長度約為2,785公尺離岸1,200公尺的離岸堤,縱使對藻礁生態系會有影響,也極為輕微。

3. 上一場與這一場意見發表會,正方代表蔡雅瀅律師與林惠真教授都說外推方案仍會造成突堤效應。

但事實是:

a. 依成功大學水工模擬試驗,外推方案會略為增加流速,反而有助於減少G1、G2區的漂砂。而G3在沒有三接的現況,本來就已呈現淤積狀態。

b. 突堤與離岸堤兩個定義差很多,尤其在海流部分,離岸結構物不能以與陸域連構的「突堤」來看待。

c. 依中央大學水海所副教授兼所長黃志誠投書,不僅桃園無封閉流場,台電進水口的突堤,是一個連結海岸的突堤,是目前影響觀新藻礁保護區地形侵蝕、藻礁露出的主要因素,三接外推方案往更深的海域外推,港域並不在10米水深以內的劇烈漂沙範圍,沒有阻斷10米內的主要海流與漂沙,三接外推方案並不是突堤,自然就沒有凸堤效應的問題。

→無法理解蔡雅瀅與林惠真他們鐵口直斷離岸堤的外推方案仍會造成突堤效應嚴重影響藻礁生態系的學理依據?

三接,藻礁,大潭,觀新,電廠,天然氣接收站,保護區,生態,LNG,永安,蔡英文,蘇貞昌,鄭文燦,潘忠政,經濟部,中油

▲台中火力發電廠。(圖/記者林振民攝)

中南部期待以氣代煤

二、也必須兼顧中南部居民長期訴求減煤改善空污的殷殷期盼,因為用電需求不可能說將就快速降下來,供電能力也不可能說增就增,在在需要事先長遠規劃。

2024、2025年有大量發電機組除役,相對地新增機組不僅有限,而且因為受到地方首長阻撓(如中火二部燃氣機組)、營建工人不足、再生能源的容量因數低,大型儲電設備發展仍需要一段時間等因素影響,確實會造成供電窘迫情況。

→因此,支持外推方案,是求『區域公平對待』,而非如提案人潘忠政所宣稱的『撕裂地方』。

三﹑同時必須回應守護已承擔核電與核災夢靨幾十年的北海岸、恆春墾丁居民的期待,也是守護北台灣與屏東半島居民的生命健康與財產,因為如因三接被迫遷移而果真導致供電窘迫,於不能以增煤發電替代供電需求時,接下來的選項可能便是核二、核三延役了。

叁、以下是針對提案人與其他正方代表曾講過似是而非的說法回應澄清

(第1點我有現場回應,現在寫得更完整,第2點以下,正方代表沒講到,我也就沒拿出來回應):

1. 林惠真教授說在原方案大潭電廠出水口最大溫度會升高攝氏3.58度,現在外推大概是3.54度,但這樣有差嗎?居住在這裡的魚蝦貝類,「像是三接海鮮鍋」。

→這是非常不適當的比喻,事實是:

a. 大潭電廠1-6號機組已發電多年,其溫排水導流堤口現況『最大增溫』(也就是非常態性都一直如此)是3.05度,以後如9部機組全部運轉發電,預估『最大增溫』為3.49度,仍符合「放流水標準」在距離排放口500公尺處的表面水溫差不得超過攝氏4度的規定,此部分與三接無關,而且此處與觀塘港域範圍有些距離,林教授應該是將升溫範圍搞錯了。

b. 實際上,三接興建後,取海水將液化天然氣進行氣化的熱交換,排出的水較海水背景溫度更低(在永安接收站的實際案例,是當地養殖漁民搶著要接收站的冷排水來養石斑魚);這部分在中油三接外推環差報告已有成功大學的科學模擬,縱使影響溫海水擴散,海水溫度也僅會升溫0.05度。

三接,藻礁,大潭,觀新,電廠,天然氣接收站,保護區,生態,LNG,永安,蔡英文,蘇貞昌,鄭文燦,潘忠政,經濟部,中油

▲針對林惠真老師稱大潭電廠運轉將使海水升溫,海鮮成為「海鮮鍋」,經濟部則澄清三接「排冷水」不會變成海鮮鍋。(圖/翻攝自Facebook/經濟部)

如果以目前大潭電廠1-6號機組運轉升溫3.05度的現況,附近藻礁生態系、柴山多杯孔珊瑚與低棲生物如提案方所稱狀況良好,那麼林惠真老師依據甚麼學理認為海水溫度再提高0.05度,就會變成「海鮮鍋」?

→一位令人敬佩的教授,不能只有輕易比喻,而完全沒有學理或科學的根據!

c. 至於鯊魚會在港內迷航的說法,其實生物游移與海流方向應有著密切關係,台灣海流方向主要是南北向,而且三接離岸港的設計是開放式港口,應該不會阻斷生物游移。

d. 此外,依海洋生態與漁業學者調查,整個台灣西部沿海都是紅肉ㄚ髻鮫的育幼場,因此,最有效保育方法是在春末秋初時禁捕,而不是只要求遷走三接。

2. 中油擴建的儲槽真的夠用?

事實是:

永安接收站儲槽的擴建,是為興達電廠新燃氣機組。

台中接收站儲槽擴建與新鋪陸管都是為苗栗通霄新燃氣機組早有特定用途,無餘裕供大潭電廠。

3. 若沒有三接,大潭8、9號機組一樣可以在2022、2023運轉發電?

事實是:

將原供1-6號機組的燃氣,於2022-25年優先調度給新完工、高效率的7-9號機組,因而1-6號機組勢必減少發電量。正方說沒有三接,大潭8、9號機組一樣可以營運,但大潭電廠總發電量會很不一樣。

4. 白玉、大潭外海3公里處有一東北西南或西南東北走向的海流持續經過,因此3公里內的近岸海域形成一個封閉流場?

事實是:

a. 海域流場特性分析,據瞭解是弘光大學溫志中副教授幫忙做的,他並沒有下出「封閉流場」的結論,也未在台灣其他海洋、海流相關學者的學術論文中出現。

b. 前引中央大學水海所黃志誠所長明確表示沒有封閉流場。

5. 遷到台北港只要5.5年?

事實是:

a. 正方代表說包含政府政策變更、協商投資契約、環差審查或環評審查等前置作業約需1.5年,港灣及造地工程目前已完工,再興建儲槽輸氣管氣化設備工程約4年。

b. 營建工期非我專業,先不予置論。

依我個人對環評程序的瞭解,從按照作業準則與海洋生態評估技術規範來估算,單是調查、預測與分析,到撰寫環說書,至少就要花上1.5年;再參考其他高度爭議案件環評審查時間,環評審查恐怕也要1年以上(很快通過,一定又會被批評護航、違反程序正義,而之前的三接環差分析審查,印象中也審了1年多),如需進行二階環評,那至少要再增加2-3年時間,正方對所需環評期程只估5.5年顯然太過樂觀。何況新北市府與八里居民也完全反對,不確定性更高。

6. COP26減碳訴求與路徑,是優先減碳,而非減天然氣

a. 第二場正方代表蔡雅瀅律師引用COP26減碳、減甲烷與淨零碳排訴求,來主張天然氣也會造成碳排增加時,有看到會議主席夏瑪(Alok Sharma)為什麼掉下英雄淚嗎?

三接,藻礁,大潭,觀新,電廠,天然氣接收站,保護區,生態,LNG,永安,蔡英文,蘇貞昌,鄭文燦,潘忠政,經濟部,中油

▲COP26聚焦於全球減煤期程。(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b. 原因是在最終協議時,本次會議討論最核心的脫煤議題,因受到印、中反對,要求把「淘汰」(Phase Out)煤炭改為「逐步減少」(Phase Down),因而讓主席夏瑪落淚,並向有期待的國家致歉,而非沒有優先減天然氣。

c. 不管是國際間的淨零碳排,或台灣的能源轉型,減煤,都是重中之重,也是2030年減碳目標的最優先路徑。天然氣雖也是化石燃料,卻是全面發展再生能源過程中,公認不可或缺的輔助性燃料。

熱門點閱》

► 藻礁公投》Tony Yen/能源轉型進入到「以氣易煤」階段 燃氣在台灣能源轉型角色

► 藻礁公投》聆聽藻礁的寂靜之聲(謝英士、高思齊)

► 藻礁公投》邵廣昭/興建三接=破壞藻礁?拼環保不顧社會經濟 亦難永續發展

► 藻礁公投》生態學者談三接案:保育從來就不是「非黑即白」課題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臉書,原標題為「20211124公投意見發表會第20公投發言摘要」。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