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成雙語國家目標 前外長建議「重拾美台交流動能」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行政院提出2030雙語國家政策,外交部前部長黃志芳今(11日)指出,這是一個高難度但偉大的國家願景工程,而雙語是一個靈魂建構工程,要帶動風潮,高層首長要以身作則,且生活中的誘因比學校學習重要,而重拾美台交流動能,是達成2030雙語目標的重要策略,政府必須以政策引導,加上台灣國際地位持續改善,爭取更多國際舞台,有助於加速國家雙語政策達成。

2030年打造台灣成為雙語國家是政府既定政策,為凝聚共識及提出建議,黃昆輝教育基金會今天舉辦「台灣的雙語教育:挑戰與對策」研討會,邀請教育部長潘文忠致詞,也邀請教育界學者、專家及實務工作者參與,採實體與線上混成方式進行討論。

▲▼黃志芳認為「重拾美台交流動能」是達成雙語國家目標重要策略。(圖/記者許敏溶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黃志芳認為「重拾美台交流動能」,是達成雙語國家目標重要策略。(圖/記者許敏溶攝)

▲▼黃志芳認為「重拾美台交流動能」是達成雙語國家目標重要策略。(圖/記者許敏溶攝)

▲教育部長潘文忠(圖右)今天也到場致詞。(圖/記者許敏溶攝)

而前外交部長、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則以「雙語教育與國家發展」發表主題演講,黃志芳說,行政院提出2030雙語國家政策,而這是一個高難度但偉大的國家願景工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曼曾說過,要說兩種語言,就必須擁有兩種靈魂,所以雙語是一個靈魂建構工程,不只是學習者的靈魂,也是國家靈魂的建構,不要把他當成產業政策來推動。

若要帶動雙語學習風潮,黃志芳建議,高層首長要以身作則,文官必須大量到國外學習,讓英文成為生活語言,而生活中的的誘因比學校中的學習重要,要加強思辯與表達能力的訓練,目前有太多學習,卻有太少表達練習,再善用科技,讓年輕世代用網路就可學好英文。

不過,黃志芳也坦言,追尋雙語的過程中會產生排擠效應,應該注意成本與效益均衡,不要浪費資源與人力,要定義什麼是做得到、什麼做不到,以及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在需求端拉動部分,黃志芳指出,只有國際需求才能創造有效國內需求,政府可以考慮部分學校直接和外國學校接軌,但最重要的,則是重拾美台交流的動能,這是政府達成2030年雙語目標的重要策略,政府必須以政策引導。

黃志芳舉例說,早年台美還有邦交,美國在台灣有很多機構,早年學習英文是風潮,自己早年學習英文對象是軍中的上尉,且早年大學生畢業,幾乎毫無意外到美國留學,這種文化、教育上的交流,對全面提升應與是有幫助,但隨著中國崛起,大家都跑去對岸,這個動能就不見,但這兩年的變化,動能又回來,以美國對台灣的支持度,跟美中地緣政治對抗格局,在未來20年,是台灣加強跟美國恢復動能的最好時刻。

黃志芳接著指出分析,隨著台灣在國際地位持續改善,可以爭取更多國際舞台,這將有助於加速雙語國家目標達成,包括香港、印度、新加坡、以色列等,都是可以參考的國家,所以政府最重要任務,就是創造雙語的國際需求。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