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蟳業者直言,受疫情和許多成本考量,不可能不漲價。(圖/記者許展溢攝)
記者許展溢/台北報導
物價頻上漲,近來不僅餐廳、賣場等食品業,連小吃店都張貼公告,要告訴消費者東西變貴了,以專賣海鮮料理必須負擔的水產品成本為例,其中,蟹類漲15.2%最多。漁業署表示,水產品易受氣候及國外市場價格連動影響,偶有季節性價格波動。
漁業署提供《東森新媒體ETtoday》資料顯示,查主要13處消費地魚市場 110 年6月1日至12月14日,消費地(不含埔里)平均價為每公斤107.5元,較去(109)年同期每公斤103.1元,上漲了每公斤4.4元,漲幅4.3%。國產水產品價格漲跌幅在5%以內,屬合理波動。
▲軟殼蟹料理。(圖/家哩老師提供)
漁業署統計,以國產蟳蟹類(蟳、紅蟳、三點仔、花市仔、其他蟹類)為例,本期批發價格已來到每公斤226.2元,較去年196.4元,上漲29.8元,漲幅達15.2%、鮑魚本期價231.1元,較去年264.9元,差33.8元,跌幅12.8%,香魚本期189.2元,較前期漲了11.5元,漲幅6.5%。
草蝦養每公斤跌16.4%,本期價295元,較前期352.8元,差了57.8元、九孔養本期234元,和前期相比跌39.2元(-14.3%)、牡蠣養本期90.9元,較前期跌11.7元(-11.4%)、白蝦195.1元,跟前期199.4元,跌4.3元(-2.2%)、魷魚本期75元,前期88元,差13元(-14.8%),花枝本期133.5元、前期136.9元,跌13元(- 14.8%)。
▲▼漁業署表示,水產品易受氣候及國外市場價格連動影響。(圖/資料照)
漁業署表示,批發價格因販售產品類型、規格品質及交易數量(批發), 與市面零售價格有所差異,至零售端價格波動,除受運輸過程損耗、鮮度影響外,可能因疫情影響及人工、紙盒、運費、油料、店租等管銷成本增加所致。
專賣各式海鮮咖哩的家哩老師指出,漲價不在考量內,甚至要降價,由於自家在宜蘭有3分之2香魚養殖場,也是海鮮大盤商,少了中盤商,將差價回饋給消費者,讓他們才不會有什麼都漲的時代,有層層被剝削之感,如鮑魚一份有8大顆,要讓客人覺得像吃到茶葉蛋一樣大又划算。
▲國產蟳蟹類本期價格漲幅達15.2%。(圖/記者許展溢攝)
不過,有專賣紅蟳的業者直言,不漲不可能,受疫情和一堆成本調漲衝擊,不漲要怎麼做。螃蟹受歡迎的程度,根據農委會水試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數據,台灣每年蟳蟹產品進口量約2200公噸,金額約4億,隨全球需求量增加,進口價格近10年間上漲超過50%,年節前夕市場進口紅蟳零售價每台斤叫價上千元,仍供不應求。
漁業署進一步說明價格統計情形,九孔、鮑魚及蟳蟹類是生產地魚市場拍賣,其餘品項為消費地魚市場,牡蠣部分為泡水牡蠣,與產地不泡水牡蠣有價格差距。魷魚、花枝、蟳蟹類易受海撈資源量多寡影響市場價格,香魚因受批發市場交易量減致價揚。以上批發價因販售產品類型、規格品質及批發數量,與市面零售價格有差距。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