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協力,打造台東營建工地永續綠圍籬。(圖/記者楊漢聲翻攝)
記者楊漢聲/台東報導
營建工程綠圍籬推行多年,已成為工地友善環境的重要防制措施,但綠圍籬仍有使用週期短、價格昂貴及難以循環運用等問題,因此,台東縣環境保護局於110年度以公私協力的方式建立「綠循環」機制,打造具永續化理念的綠圍籬,讓營建工程的管制除了污染削減外,更有永續管理的創新思維。
台東縣政府表示,為提昇台東市容景觀、翻轉營建施工圍籬的刻板形象,近年來持續鼓勵營建業主或承包商能將原有鐵皮材質的施工圍籬以彩繪、帆布或設置生態綠化植栽等方式進行美化作業,除能強化視覺美觀、增加親鄰友善度外,更對企業形象賦予正面的廣告效果,其中,圍籬施作垂直綠化後,具有淨化空氣、阻隔揚塵、降低噪音等作用,可有效提升民眾居住的生活品質。
環保局指出,一般施作於圍籬上的綠化植栽,隨著建案完成或是圍籬撤除後,最終僅能以廢棄物處理,無法循環運用,且因價格昂貴、外運成本高,影響台東營建商設置綠圍籬的意願,為了有效推廣圍籬綠美化,使其兼具復育台灣原生樹種及永續循環利用的目的,今年度環保局首次透過公私協力方式與剛獲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21年資源循環績優企業新創組最高星級的綠色冀泉社會企業共同攜手合作,打造具永續及循環經濟概念的圍籬綠美化方案,未來設置於圍籬上的吊掛式綠化植栽,於工程完工後,將以營建商的名義種植於學校單位或合作場域,持續發揮淨化空氣、調節氣候及豐富生態的效益。
環保局呼籲,未來每年將協助輔導20處營建工地完成設置綠圍籬,大約可復育6300棵原生樹種,提供約756公噸減碳量,相當於0.42座台東森林公園的減碳量,請營建業主或承包商共同響應圍籬綠美化作業,用永續的理念讓台東綠意盎然。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