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內風箱樹幾乎不結實,是否肇因於「自交不親合」現象,仍有待研究。(圖/翻攝中研院訊,下同)
記者許展溢/台北報導
中研院生態池畔栽種了不少性喜濕地環境的植物,中研院日前院訊特刊有一篇介紹「風箱樹」,每年夏初都會長出直徑約4公分的白色繡球,乍看之下與冠狀病毒非常神似,在這疫情未了的時局中格外引人注目。
此篇文章由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鍾國芳發表,內容提到,風箱樹分布在印度、中南半島、中國華南、台灣等地,為落葉性的河岸濕地植物,過了7、8月的盛夏,葉子便會迅速在中秋節前後掉落殆盡。在過去的農村社會,風箱樹是台北盆地與蘭陽平原濕地常見的植物,而由於風箱樹生長快速、木材質地輕盈,非常適合用於製作鐵匠打鐵必備的「風鼓」,因此得名「風箱樹」,是過往重要的經濟植物。
▲生態池旁開著白色花球的風箱樹。
一朵朵的的白色繡球,是風箱樹盛開的頭狀花序,由兩百多朵長約1至1.2公分、漏斗狀的小花聚生而成;而伸出花冠外的雌蕊好似病毒的棘蛋白,讓風箱樹的花序整體看來真的與冠狀病毒非常相似。
同時,風箱樹也因為長得像一顆顆圓白珠子,被過去居住在宜蘭的葛瑪蘭族稱為「珠仔花」;又因為風箱樹的葉子與芭樂葉非常像,且生長在水邊,因此又名「水芭樂」、「水拔仔」。風箱樹非常容易藉由阡插苗繁殖,因此先民也利用風箱樹的生態特性,將之種在溪流土堤邊以穩定堤岸、防止崩塌和侵蝕。但隨著打鐵工藝的式微,風箱樹的經濟價值不復存在;加上田間溝渠、溪流迅速的水泥化,風箱樹也隨之被砍除,後來幾乎從台北盆地消失,在蘭陽平原也僅剩下羅東五十二甲溼地留有較大的族群。
▲與冠狀病毒「撞臉」的白色頭狀花序。
鍾國芳在這篇文章提到,雖然台灣的風箱樹是否有如Cephalanthus occidentalis的生殖行為還未有深入研究,但由於目前在台灣各地栽種的風箱樹幾乎都是早年先民以扦插無性繁殖的後代,個體間的遺傳多樣性極低,在潛在自交不親合現象的前提下,或可解釋在台灣幾乎見不到風箱樹結實並繁殖的原因。
鍾國芳說,在台灣有許多低海拔濕地植物都像風箱樹一樣,在過去非常常見,但隨著低海拔濕地的開發破壞而變得稀有甚至消失,幸運者如風箱樹能在校園或公園中存活,但有許多物種已完全絕滅。近年來,隨著國人自然觀察風氣的提升,也陸陸續續發現了殘留在台北盆地的風箱樹。根據各地居民的轉述,那些風箱樹多半已生長超過50年,在遺傳上非常有可能與目前院內與各地栽種的風箱樹有著不同的遺傳起源,若能將這些植株加以繁殖,或可增加其遺傳多樣性,提高授粉與結實率,讓風箱樹這種北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溼地木本植物可以繼續世世代代的繁衍下去。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