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網友霸凌怎辦?「戲劇三角」拆解酸民心態:他們保護的是自己

▲網路,鍵盤,酸民,鄉民,電腦,打字,社群。(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網路上的筆戰,無論是攻擊或被攻擊的一方,都可能落入了「戲劇三角」。(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文/李家雯(海蒂)諮商心理師

摘自/悅知文化《你在煩惱什麼呢?

面對傷害,只能等傷口自己復原嗎?除此之外,還可以做什麼?我在遇到網路霸凌事件之後,開始反思這個問題。但在討論之前,我想先和你分享一件事,那就是我們在面對傷害時,其實很容易落入自憐自艾的情緒中,覺得其他人都是壞人,特別可惡;有時甚至會將那些理性分析狀況、或真正關心我們的人,也劃分到「壞人」。這樣的心境,我們又該如何看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受害者─加害者─拯救者」三角形

美國精神科醫師卡普曼(Stephen B. Karpman)提出一個「戲劇三角形」的理論,用來描述人在遇到衝突事件時,可能會陷入的情況。他指出,當人處於受傷的情境,有時很容易陷入一種「可憐的我─可惡的你」的情緒之中,接著將自己帶入「受害者─加害者─拯救者」的三角形思維框架。還記得我們上一篇講到的「失落五階段」嗎?這樣的心境特別容易發生在失落歷程裡的「憤怒、指責」階段。

想像你的人生是一齣舞臺劇的劇本,而你就是舞臺上的演員。當生活中遇到各種事件時,你就會很自然地依照情境,將自己與周遭的關係者帶入不同的角色,進而產生互動行為與溝通方式。接著讓我們依序來認識這些角色。

●受害者—「可憐的我」

當你覺得自己受傷了,就會出現「可憐的我」的念頭,也就是心疼自己,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憐、最倒楣的人。這樣的念頭,我們往往會描述它是一種「侵入性」的思維模式,因為它會沒由來地一直浮現在腦海裡;它也像「反芻」一樣,令你不斷咀嚼,反覆沉溺於負面感受。越是這樣想,越容易陷入「我只能被動地挨打」這樣的受害者思維。

而「事情不會變得更好!」「我永遠不會有安全感了!」等負面想法,或你本身就有一些容易緊張或高度敏感的特質,都會讓你更加陷入受害者情緒裡,並感到越來越不堪負荷。在受害者心境裡,我們很容易看不見自己也有能力負責,將問題外部化,認為都是外來因素造成我們的困境,也無法意識到自己其實是有能力改變的。

● 加害者—「可惡的你」

有受害者,便有加害者。當我們找到一個能夠責怪的「可惡的你」,就能將自己受到傷害的負面情緒與責任,統統丟到這個「加害者」身上,削弱自己需要承受過錯的風險。人對世界的認知需要清楚的規範與標準,包括「對與錯」的認定,因此,當有人因為傷害你而被責備,或受到懲罰,「公平正義」才得以伸張,我們也才能維繫心中那把衡量是非的道德之尺,並持續說服自己:我就是可憐的受害者。

● 拯救者—「正義的他」

除了受害者與加害者,我們還會渴望一個「拯救者」來幫助我們,也許是主持公道,懲罰那些傷害我們的人,又或者替我們緩頰,安慰我們受傷的情緒。總之,我們期待透過這個正義的角色來讓自己安心,並再次相信世上依然有所謂的公平正義。因此,也不難理解為什麼當我們受到委屈時,總會想上網發文、在同溫層討拍了。人在脆弱無助的時候,總希望有人陪伴自己同仇敵愾。

再回到我的例子,當我面對網友的惡意留言,我一開始確實感覺自己是可憐的受害者,並覺得罵我的人就是可惡的加害者,同樣地,我也渴望能有拯救者以英雄之姿到來,不論是我自己的親友,或是其他公平一點的讀者。我期待他們留言為我說話,或反擊謾罵的人。

當然,最終這件事並沒有發生。沒有人在網路上替我大戰網友三百回合,我自己也不敢回嗆,於是對該篇文章採取不看、不聽、不理的消極態度。這件事也讓我認清一個事實,那就是在遇到傷害時,並非總是有正義的拯救者拔刀相助。

我們都從別人的故事,看見受傷的自己

要跳脫受害者的角色,我們必須試著翻轉思維。比如說,我可以想想在那篇貼文留下惡毒評論的人,為什麼要這麼做?那些人是不是在故事裡看見了自己?

雖然我想談的是父母對孩子的聆聽與貼近,但人很容易用主觀意見來詮釋自己的所見所聞。或許那些大聲指責我的人,讀到的是「父母對孩子的不尊重」,他們看到的是一個只會說漂亮話、卻沒有足夠反省能力的母親。在他們眼裡,我是對兒子毫不尊重、施予傷害的「加害者」,而我的孩子正是「受害者」。

這些在鍵盤上敲下惡毒字眼的人, 或許在小時候也曾奮力向大人爭取該有的尊重,卻沒有被好好重視;又或許他們身旁的大人,並未在該道歉時承認錯誤,讓他們覺得「做父母的都不肯認錯」。而我這則貼文,正好讓他們想起自己被傷害的過往。於是,他們想幫我兒子說說話,懲罰一下我這個可惡的大人。

▲▼  鍵盤酸民,鍵盤魔人,網友,酸民。(示意圖/Photographer:Andri/取自免費圖庫stocksnap)

▲很多酸民攻擊或撻伐的初衷,是想保護跟自己一樣的「受害者」,想扮演「拯救者」,但力道過猛也可能反過來變「加害者」。(示意圖/Photographer:Andri/取自免費圖庫stocksnap)

他們撻伐的初衷,是內心過往的傷痛,以及想保護和自己一樣的「受害者」。但抨擊的力道過猛,超出了合理的批評範圍,反而讓他們從「拯救者」的角色,變成了「加害者」。

當跳脫自己的角色去思考、梳理事件的脈絡時,我終於明瞭,每個傷害別人的人,都可能曾經被深深傷害,但也許當時沒有人站在他這邊,於是他便帶著傷繼續往下走。當他看見別人上演著與他類似的情境,便會不自覺投射曾經受傷的年少自我。因此,他想保護的不只是那個正在受傷的人,同時也是曾經的自己;攻擊的對象也不只是我,還包括那些曾經讓他們受傷的人。

在過往的傷害裡,若人們沒有能力修復自己,便會在無意識下,藉由修復他人的傷來彌補自己,這就是阿德勒心理學「補償」的概念。阿德勒認為,人對於自己沒有的、不足的、遺憾的、失去的,都會在潛意識裡反撲,想補足這個空白。父母要求孩子成龍成鳳是補償、朋友相互討拍是補償、情侶彼此的攻擊也可能是補償⋯⋯其實,補償行為並非一定不好,重點是如何不要「過度補償」。例如:老是指責他人,以達到內在對於公平正義的追求欲望,結果讓自己變成難以相處的正義魔人。如果補償的力道過猛,不只會折騰自己,也會傷害他人。

理解到這件事後,再看看那些「可惡的網友」,好像變得沒那麼可惡了!當然,我還是感覺很受傷,也絕對不同意這樣不負責任的酸民式發言,但我也不再需要把自己看作受害者,陷溺在自憐的情緒裡無法自拔。

是「事實」還是「意見」?

當人在面對他人帶來的傷害時,會產生防備心、落入自憐自艾的感受,都是非常正常的。但你絕對有能力翻轉心態,變成自我陪伴的「拯救者」及「療癒者」。

倘若他人給你的評價是客觀的,你可以拿它來修正自已,作為自我改善的最佳來源,但是你需要懂得辨識哪些批評是「客觀事實」(fact) ?哪是「主觀意見」(opinion) ?

「事實」(fact)是客觀存在、可以證明,且具體發生的事物。例如,我沒有敲門就直接進入孩子的房間是「事實」;他在自己房門口裝了電鈴也是「事實」。

「意見」(opinion)則是經過思考後所得到的主觀想法,是一種個人的感覺、價值觀或看法。例如:沒有敲孩子的門,就等於不尊重人,是「個人意見(價值觀)」; 我的做法很可惡,而我的孩子很可憐,這也是「意見」而非事實。

學會辨別「事實」與「意見」,是你學習批判性思考的一個重要關鍵,也有助於你在面對攻擊時,不會落入他人可能帶著個人情緒的批評,而陷入非必要的掙扎。當然有時候這些攻擊,可能同時混合著「事實」和「意見」,例如:孩子用裝電鈴來抗議我不尊重他,所以我是個不懂得尊重人的失格心理師。這便是透過主觀看法來評論已發生的客觀事實。

事實總有依據,可以作為客觀評估指標;但意見是主觀想法,你永遠無法改變別人看待事情的方式。用已經發生的客觀事實,作為下次自我改進的基礎,可以使你獲得實質的進步(例如:我之後每次要進孩子房間時,都會確實敲門);而傾聽他人有建設性的意見,當然也可以從中獲益,但絕對不是照單全收。尤其是那些惡意的評論,不僅會讓情緒受到影響,也會混淆你判斷的準則。

拒絕別人的惡意批評,是對自己的良善,你永遠無法討好身旁的每一個人!倘若他人在你身上貼了某個標籤,而你知道自己並非如此,又何必用他人的髒水,潑在自己身上?

同樣地,我也想鼓勵你,請成為一個不惡意攻擊他人的人。在發表想法前,可以先思考:同樣的一句話,你會在面對面時說嗎?如果你不會在他人面前說這句話,就請別隔著螢幕送出。

最後,關於傷害這件事,要記得當你能看懂他人的攻擊,就不會讓自尊任人踐踏。畢竟,If they don't know you personally, don't take it personal. (如果他們不認識你,你更應該放過你自己)

▲▼你在煩惱什麼呢?:大學諮商心理師給你的陪伴之書,關於成長的疼痛與焦慮(圖/悅知文化)

★本文摘自悅知文化出版《你在煩惱什麼呢?:大學諮商心理師給你的陪伴之書,關於成長的疼痛與焦慮》,作者李家雯(海蒂),現任大學諮商心理師,此為第一本寫給台灣大學生的心理照顧指南,特別收錄「心理師獨家設計21道抗焦慮練習」。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