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電正式提出「福島核廢水」排放申請 估2023年春季排入海洋

▲▼日本政府有意排放福島核電廠廢水進太平洋,引起南韓非議。(圖/達志影像)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廢水儲蓄槽將滿,東京電力公司21日提交排放申請計畫。(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張寧倢/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福島2011年遭遇311大地震後發生核災,東京電力公司(下稱東電)21日向日本原子能管制委員會提交詳細實施計畫,預計在2023年春季左右向海洋排放福島第一核電廠的處理水。計畫審查程序估需2到3個月,東電將在獲當局許可與當地同意後著手進行海水稀釋設備、排水海底隧道等工程。

根據日本NHK、福島民友新聞報導,福島第一核電廠產生的含氚等放射性物質的處理水持續增加累積,大型儲槽預計在明年秋季以後全數裝滿。東電於21日正式向日本原能委員會提出海洋排放的具體申請計畫,預計在2023年春季左右,開始在核電廠1公里外的前海排放濃度稀釋至低於標準值以下的處理水。此前,東電已於20日向福島縣雙葉町、大雄町等地方自治團體提出了「事前諒解請求」。

▲▼日本政府決定將福島核電廠125萬噸的輻射汙水排入海洋。(圖/路透社)

▲日本政府決定將福島核電廠125萬噸的輻射汙水排入海洋。(圖/路透社)

據共同社14日報導,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主任研究員熊本雄一郎發布的研究結果顯示,福島核事故後流入海洋的放射性物質「銫134」約8年後抵達北冰洋內部。研究人員2019年10月在阿拉斯加半島以北、北緯73度附近的北冰洋海水中測得,銫134(半衰期約2年)含量為每立方公尺0.07貝克,隔年10月北緯75度附近採集的海水中則有0.04貝克。

熊本推測,「銫137」(半衰期約30年)也同樣流到了北冰洋內部。報導指出,東電計劃排放處理水,其中的氚也很有可能重複相同的路徑北上。熊本表示,「抵達北冰洋的源於核事故的放射性物質為微量,只是勉強能夠測出的水準。但為了掌握擴散狀況與防止錯誤的傳聞,有必要正確傳達各種信息。」另外,台灣原能會表示,擴散路徑並不會對台灣造成影響。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