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山林又不反對原住民狩獵 林務局喊冤:獵人最怕山裡沒動物

▲▼水鹿。(圖/林務局提供)

▲林務局提到,原住民傳統狩獵前需要進行一連串的占卜。(圖/林務局提供)

記者許展溢/台北報導

不少人好奇,要保護山林,但為何又不反對原住民狩獵?根本是自相矛盾,林務局澄清,原住民傳統狩獵文化隱含著生態資源管理的智慧,其實「獵人最怕山裡沒有動物」,且藉由「自主管理」,受監測野生動物族群數量,並未因原住民傳統狩獵而失衡。

林務局說明,原住民狩獵文化並非只有「狩獵」這麼單純, 原住民傳統狩獵前需要進行一連串的占卜,甚至經過儀式與祈禱,更有種種蘊含生態永續的規範深藏其中,如以輪獵方式管理獵場、佈置陷阱時抓大放小,或依據季節限制獵捕的物種等,獵人們也須細心觀察、記錄動物的生態習性,清楚獵場內的植被與大小狀況,以確保森林自然資源生生不息,每個物種都能持續繁衍下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保護山林又不反對原住民狩獵 林務局喊冤:獵人最怕山裡沒動物。(圖/林務局提供)

▲林務局表示,在全台多處部落,落實野生動物監測。(圖/林務局提供,下同)

林務局指出,「守護山林資源永續」目標,選擇互相尊重、攜手合作,透過原住民狩獵自主管理計畫與在地部落合作管理,獵人在狩獵時同時巡守山林,回報獵況、放置紅外線攝影機以提供生態資訊,再由學術團隊進行生態監測與分析,藉由現代科學技術的相輔相成,彼此都更了解獵場資源。

林務局進一步說明,自2013年起在全台架設紅外線自動相機監測系統,超過500台自動相機,掌握中大型野生動物趨勢,包括長期樣區監測網、保護留區監測相機,及原住民狩獵管理計畫相機。以鄒族獵人協會自主管理,紅外線自動相機監測結果為例,2015-2020年監測結果,顯示在自主管理下,受監測野生動物族群數量,並未因原住民傳統狩獵而失衡。

▲▼保護山林又不反對原住民狩獵 林務局喊冤:獵人最怕山裡沒動物。(圖/林務局提供)

▲林務局提到,在自主管理下,受監測野生動物族群數量,並未因原住民傳統狩獵而失衡。

林務局強調,更透過在地部落合作管理,如回報獵況與獵場生態、狩獵同時進行山林巡守,並提供物種觀察記錄,加上原住民族也經由獵團管理、遵守公約和回報獵物等機制,找回部落各自傳統狩獵規範。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