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德於2004年當選參議院少數黨領袖後舉行的記者會。(圖/路透)
文/中央社
美國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瑞德逝世,享壽82歲。身為內華達州貧困礦工之子的他憑著一己努力,一步步成為參院多數黨領袖,並在華府陷入政治僵局時期贏得黨派鬥士的聲譽。
瑞德(Harry Reid)曾是業餘拳擊手,後來擔任內華達州聯邦參議員,在國會兩院服務超過30年。他年輕時加入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摩門教),最終成為美國公職人員中職位最高的教會成員。
瑞德2007年在民主黨取得參院多數優勢後,成為多數黨領袖。他雖是一名溫和派政治人物,卻在墮胎、環保與槍枝管制等方面與同黨議員意見相左,且經常和共和黨人發生衝突,與反對黨國會領袖關係不睦。
瑞德2004年曾說:「我向來寧願跳舞也不願打架,但我知道如何打架。」
作為多數黨領袖,瑞德在參議院擔任民主黨總統歐巴馬的左膀右臂。儘管遭遇共和黨激烈反對,瑞德依然在2010年協助有「歐記健保」(Obamacare)之稱的平價醫療法(Affordable Care Act)在國會闖關成功。
如同其他國會領袖,瑞德對中國採取堅定的強硬立場。他2011年將訪美的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稱為「獨裁者」,並拒絕出席款待胡錦濤的國宴邀請,但他稍後意識到自己言語不妥,兩人之後會面進行一番談話,面帶笑容握手合影。
2013年時,共和黨議員阻撓下,參院遲遲無法通過歐巴馬政府對司法和行政部門的人事提名,瑞德因此強勢修改有數世紀歷史的「阻礙議事」(filibuster)規定,唯有參議院審查最高法院法官提名人資格時,議員還是可以使用這項又俗稱「費力把事拖」的策略。
瑞德2015年在家中健身時,意外被運動器材擊傷,肋骨和顏面骨骨折,一隻眼睛也受傷,後來決定不在2016年競選連任,結束長達30年的參議員生涯。
瑞德的死因並未對外公布,不過他2018年5月曾接受胰臟癌手術。
▲ 瑞德在國會大廈的辦公室裡工作的身影。(圖/路透)
瑞德1939年12月2日出生在內華達州小鎮的一個貧窮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硬岩礦工,高中沒畢業的母親在妓院替人洗衣服,以協助支撐經濟重擔,一家人住在沒有室內管線、熱水或電話的小屋。
瑞德在一次演說中曾表示:「我學到,在美國,你父母的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社會地位、膚色或經濟狀況如何,都與你無關。我就是一個例子。如果我做到了,任何人都做得到。」
聽聞瑞德健康狀況「急轉直下」後,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推特(Twitter)寫道,瑞德「是一位偉大的參院領袖」,「如果沒有你的鼓勵和支持,我不會成為總統;沒有你的能力和決心,我也無法達成大多數的成就」。
現任總統拜登說,瑞德在擔任參院多數黨領袖期間,協助復甦法案(Recovery Act)闖關成功,以防全國再度陷入大蕭條,協助拯救美國汽車業與平價醫療法和「陶德-法蘭克華爾街改革與消費者保護法」(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順利通過,協助終結美軍對跨性別者採取的「不問,不說」(Don't Ask Don't Tell)政策,並協助新戰略武器裁減條約(New START)獲得批准。
他說:「我有幸與我國史上一些偉大的參院多數黨領袖共事,瑞德就是其中之一。對他來說,他不是為了獲取權力而努力,而是努力獲取權力為人民做正確事情。」
「願主保佑瑞德,我親愛的朋友和我國歷史上的巨人。」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