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建仁/中研院院士、流行病學家、前副總統
自從2019年12月在中國武漢爆發COVID-19疫情以來,截至2021年12月23日為止,全球已有超過2億7千7百萬名確診病例,超過537萬人死亡。
我國的疾管署早在2019年12月31日就監測到武漢「原因不明肺炎病例」的聚集,也在當天致函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疾控中心請求確認。中國在當天向世界衛生組織通報武漢出現27名「原因不明肺炎病例」,我國也立即進行武漢直航入境旅客的加強檢疫,並在2020年1月起展開一系列防疫措施。
▲在COVID-19爆發初期,我國早已迅速在機場檢疫。圖為桃園國際機場。(圖/記者劉亮亨攝)
我國超前部署了「精準防疫」對策,既未封城、也未普篩,藉著嚴密的疫調匡列,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與疫區入境者居家檢疫14天,全民維持良好衛生習慣,來控制病毒的社區傳播。
如表1所示,直到今年4月底,總共居家隔離18,130人與居家檢疫632,667人,其中有33(0.18%)名居家隔離者,與1,768(0.28%)名居家檢疫者違規受罰,換句話說,超過99.7%的隔離檢疫者都能遵守防疫規定。這65萬名個案當中有402名在隔離檢疫期間被確診為陽性,但未傳播病毒給其他人。
感謝他們犧牲14天的自由,來確保2300萬人能夠正常上班、正常上課、正常生活,讓我國維持相當長期的零確診,以及經濟的正成長(2020年GDP成長率3.1%)。透過精準疫調、匡列與隔離,不必封城、封市與普篩,台灣就可以有效防疫和維持經濟正成長!
▲表1、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確診率與受罰率。(圖/翻攝自陳建仁 Chen Chien-Jen臉書,以下同。)
今年五月起,臺灣遭逢Alpha變異株造成的大規模社區感染,以及疫苗接種覆蓋率偏低的雙重挑戰,自5月15日發布第三級防疫警戒,透過學校停課、分流上班、關閉休閒娛樂場所、限制室內外聚會人數、進出公共場所實聯制、設置社區篩檢站等努力,疫情在七月底得到有效管控。
從5月1日到9月30日為止,共有14,581名本土感染確診病例,以及842人死亡。如表1所示,這段期間總共居家隔離70,017人與居家檢疫170,649人,其中有6,972(9.96%)名居家隔離者,與282(0.17%)名居家檢疫者,在隔離檢疫期間被確診為陽性。幸好他們已經被隔離,而不會繼續在社區散播病毒。如果這七千多人未即時隔離,疫情一定會更嚴重蔓延,這彰顯了精準疫調匡列與檢疫隔離的重要性!
在這段期間,只有74 (0.11%)名居家隔離者,與436(0.26%)名居家檢疫者違規受罰,整體檢疫措施相當成功,我們應該謝謝所有犧牲14天自由的無名英雄。
根據牛津大學馬丁學院的Our World in Data數據,直到12月20日,我國的防疫表現與G20國家比較,無論是COVID-19的累積發生率(圖1)、累積死亡率(圖2)、累積超額死亡率(圖3)都遠低於G20國家。台灣排名都是死亡或發生率最低的第一或二名。
由於各國對COVID-19的發生與死亡數據,會因為檢測與通報的正確性與完整性而異,因此Our World in Data特別計算各國的累積超額死亡率,它是指在疫情期間的全死因死亡率,超過前年非疫情期間的全死因死亡率的差值。台灣是每十萬人-21.4,顯示疫情期間全死因死亡率低於非疫情期間。其次是澳洲(-8.26)、南韓(-4.13)、日本(6.02)、加拿大(47.05)、中國(53.99)。
圖4比較了臺灣與G20國家在COVID-19期間的防疫嚴格指數,該指數是九項防疫措施,包括學校停課、停止上班、禁止旅遊等的綜合指標,分數從0至100分,分數越高表示管制越嚴格。
從2020年起,藉著精準防疫措施,台灣的嚴格指數一直維持20-30,直到2021年5月中旬才因進入三級警戒而上升到70-80,7月下旬逐漸下降,目前又回復到20。在整個疫情期間,大多數G20國家的防疫嚴格指數,都是維持在50-80之間,遠比台灣為高。以中國為例,大部分疫情期間的防疫嚴格指數都是維持在70-80。台灣能夠在低度防疫嚴格指數下,保持很低的發生率與死亡率,都是全民團結一心、合作防疫的成果,良善治理與公民素質(good governance and good citizenship),是台灣成功的關鍵。我國2021年的GDP 成長率也預期會超過6%!
2020年5月我國決定採取國際採購與國產自製的疫苗策略。由於國際疫苗的採購受阻與供應延遲,國內疫苗研發時程較長,再加上國內外疫苗假訊息的散播,台灣的疫苗接種遭遇重重困難。幸好日本、美國、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的慷慨捐贈900多萬劑疫苗,國產疫苗獲得緊急授權使用,加上民眾施打意願回升,今年六月起疫苗覆蓋率才加速上升。
如圖5所示,截至12月20日,我國的一劑疫苗覆蓋率已達78%,與G20的高覆蓋率國家相近。由於Omicron變異株正在全球不斷蔓延,全民應該盡快提高第二劑甚至第三劑疫苗的覆蓋率,才能繼續保持台灣防疫的佳績!
熱門點閱》
►吳昌騰/南非研究Omicron降40倍抗體效價 疫苗「加劑量」防重症
►陳昶宇/本土Delta+1免恐慌 留意年長者「疫苗覆蓋率」太低
●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陳建仁 Chen Chien-Jen」臉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