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友辰/「論文門」風波如何善了

▲▼立法院教育委員會 「確立違反學術倫理案件客觀公正之處理原則」公聽會 彭文正。(圖/記者屠惠剛攝)

▲前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政論節目主持人彭文正指控蔡總統的博士論文造假引發的「論文門」事件,在北院審理期間,因彭文正滯美不歸遭到通緝,引起外界熱議。(圖/記者屠惠剛攝)

針對蔡英文總統博士學位與畢業論文真假的「論文門」事件,總統府雖在2019年9月23日召開記者會,展示取得博士論文原始文件進行澄清及說明,但爭議並未就此落幕。

前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知名政論節目主持人彭文正因指控蔡總統的博士論文造假侵害告訴人名譽,遭台北地檢署於2021年3月31日依加重誹謗罪起訴。在台北地院審理期間,因彭文正滯美不歸,兩度傳喚均未到庭,經檢察官聲請拘提及通緝,承審法官審查後認為被告有逃匿的事實,遂於2021年11月19日正式發布通緝,更引起外界熱議和彭文正強烈的反擊。究竟法院的處置是否得當,值得進一步探討。

首先,法院為了擔保被告到庭接受審判,對滯留國外,屢次拒絕出庭的彭文正,固然可依法下令通緝,但依照《刑法》第310條第2項加重誹謗罪本刑為「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萬元以下罰金」,屬於輕罪;而根據《刑事訴訟法》第306條規定,在第一審程序,被告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不到庭時,法院如認為「應科拘役、罰金或應諭知免刑或無罪之案件」,為求訴訟經濟及避免當事人意圖延滯訴訟,法官得採取一造辯論判決(或稱一造缺席判決),即不待被告陳述逕行判決。對此,法院或許認為本案告訴人與被告身分特殊,案件敏感,且相關證據有待被告到場進行調查確認,況且如認被告犯罪成立情節非輕,可能科處有期徒刑,為保障被告的訴訟權益,認不宜逕行為一造缺席判決,故為此強制處分,不能即指謂為草率或突兀。

其次,關於本案被告是否構成通緝要件,依《刑事訴訟法》第84條規定:「被告逃亡或藏匿者,得通緝之。」固有所本,然據媒體報導,因新冠疫情的影響,彭文正曾透過律師表達希望能在美國視訊出庭,期間也多次在網路上公開直播現身受訪,似難謂具有逃匿的故意。若法院為昭慎重,除當庭聽取辯護人及檢察官的意見外,如能另指定期日准許被告以視訊方式參與,俾進一步釐清被告未到庭的客觀事實及理由是否符合通緝要件,或為保障其到場受審陳述的權利,應可當庭諭知其下次出庭的期日,並告知不到庭的後果,除非被告仍蓄意抗傳,當不至於造成上述通緝的窘境。

可惜的是,法院在審理如此高度政治敏感的案件時,既未能斟酌公訴人所提出的既有事證,並聽取辯護人的陳述,再依「一造辯論」程序審結逕行判決,也不准許遠距視訊開庭,卻以「逃匿」為由,直接下達通緝令追捕觸犯輕罪的被告,引發違反「比例原則」的質疑,恐帶有羞辱及威嚇之成分,致遭受輿論的批評,令人扼腕!

到底本件風波該如何善了,國人莫不寄以最大的關注,對此,世新大學客座教授王健壯曾在媒體為文,公開呼籲蔡總統應主動撤回告訴,好讓事件能夠有個轉圜。但筆者認為,事涉一國元首重大名譽及博士身分資格的確認,蔡總統當初採取以訟止謗的作法,無非就是希望透過司法還原真相、還她清白,具有不得已的苦衷。如今風波不斷延燒,尤其台大法律系名譽教授賀德芬曾向教育部聲請調取蔡總統於1984年間申請任政治大學客座副教授履歷表等,以查明是否記載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法學博士等學歷資料,卻被教育部以機密應封存30年(至2049年)為由拒絕,尤啟人疑竇。在各說各話的情況下,恐怕只有訴諸法院,善盡職權縝密的調查,以及作出公正的裁斷,才是根本之道。

就本案來說,依照起訴書認定被告有犯罪事實的書證,將來法院必須進行嚴格審查,如各項包含倫敦政經學院出具之官方文書已經透過駐英代表處驗證無疑,而由教育部封存類似「潘朵拉盒子」的學術檔案資料,亦能經由告訴人同意,交由法院調閱確認無訛,再適時解套公開於世,最後判決正式確認蔡總統博士論文和學位並無造假情形後,即可化解外界的疑慮,還蔡總統的清白。

至於彭文正被訴加重誹謗行為部分,果基於對《憲法》第11條言論自由的最大保障,根據大法官釋字第509號解釋,誹謗罪成立的關鍵在「真實惡意原則」,行為人雖不能證明言論內容為真實,但只要依其所提證據資料,認為行為人有相當理由確信其為真實者,即不能以誹謗罪之刑責相繩。前此同案被告賀德芬教授、旅美學者林環牆的部分,檢察官既已認定兩人已盡相當的查證義務,沒有毀損或貶抑蔡總統的真實惡意,予以不起訴處分,若法院審理後也認定彭文正已竭盡查證義務,則亦能本此立論採取同一處遇,即不應以誹謗罪加以處罰。若此既能證明蔡總統清白,復能維護被告言論及新聞自由的真諦,而彰顯法院的公正無私,或許當是平息此項重大風波的最佳抉擇。

當然,本案最終解決方案,其開啟之始,繫乎彭文正能否有尊嚴返台進行訴訟程序,如彭文正聲請主動到案,法院應如何兼顧人權及防疫措施,讓其有下台之階,尤應思考配合加以考慮者。

好文推薦

蘇友辰/封樓強制隔離的防疫省思

蘇友辰/隔離或復歸?精障者刑事處遇困境

蘇友辰/國賠放寬適用門檻,司法官何懼之有

●蘇友辰,執業律師、中華人權協會名譽理事長,著有《蘇建和案21年生死簿》。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法律熱門新聞

給說法/被界外球砸傷誰該負責?

雷皓明/幫別人簽名犯偽造文書嗎

賴芳玉/父母幫孩子洗澡到幾歲?

5男關一起 牢房竟變炮房

雷皓明/下咒算不算恐嚇?

碩士男下載幼幼A片遭起訴

2020更生音樂祭於台北市信義區舉辦

告訴6月期限 法界:過了就GG

林俊宏/錯誤指認毀人一生

李善植/吉卜力劇照做梗圖違法嗎

給說法/法官、檢察官工作大不同

黃伊平/墮胎需要配偶同意嗎

性侵女債主逼拍性愛片 判刑4年半

更保獲得臺灣企業永續社會共融領袖獎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