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小資女「夏綠蒂」27歲存到買房頭期款。(圖/讀者提供)
記者陳依旻/台北報導
即將邁入「29大關」的夏綠蒂已搶先一步成為朋友圈中少數擁有超過第一桶金的人.也在近年默默地與交往多年的對象登記結婚,堪稱「人生勝利組」,回想從彰化北漂到台北,25歲賺到第一桶金,27歲時存到買房頭期款,到現在擁有自己的家,她笑說:「真的回不去(家鄉)了」,但很喜歡台北的日子。
夏綠蒂曾在全球最大的會計師事務所任職3年,本來想說一輩子「穩穩的也不差」,因為底薪不低,每個月加上加班,戶頭又會再多個2、3萬,對於像她這樣無太強購物慾望的人來說,非常充裕。
但待了3年發現這樣的生活「不是我要的」,第一,時間無法自己掌控,沒有多餘休閒活動的時間、看盤;第二,有時候好渴,明明走去裝水只要1分鐘,「我卻覺得是種奢持」,於是決定勇敢的遞出辭呈,當時,周遭的人都不敢置信的問他「為什麼」,她直言,是富爸爸「現金流」桌遊給她的啟發,「這樣下去不行」,語畢,便用敬禮的手勢強調,為了要跟這款桌遊致敬,不僅掏錢買了一套,還租借場地邀請朋友一起玩,希望朋友慢慢的開始在現實生活中實踐自己的財務自由之路。
夏綠蒂數度強調,在玩完現金流遊戲後,會對如何建立「被動收入」達到「財富自由」特別有感,她也分享,自己在主動和被動收入的分配比例有時候是七三分、有時六四,在被動收入這部分抱持著「股優於債」,全部All in在股票「報酬率比較高」,存股都選看得懂的,專挑民生類股買進,就像有一天她經過南港,好奇觀察四週環境,忍不住驚嘆「天哪!怎麼這些土地都是台肥的」,因此,就回家研究台肥的財報,看好其未來發展,便長期持有至今,不只台肥,櫻花也是。
夏綠蒂指出,她在選股前除了細讀財報、股東會年報、法說會等,也會觀察公司近5年營收與獲利成長,很感謝事務所的經歷,讓她對數字比一般人還要敏銳,記得大學時期曾主修一門與證券分析相關的課程,老師在課堂上教導學生如何從技術面判斷股票漲跌,但這方式讓她不太喜歡,直至因工作機緣接觸財報,開始從數字研究公司的基本面,甚至從每年同期的數字變化中去挖掘上市櫃公司幕後的動機。
但問題來了,很多小資族會疑惑,說的簡單,那財報到底要怎麼看?夏綠蒂指出,每家上市櫃公司的財報都不一樣,無法一言以蔽之,「但我教你一招,先看金額最大」,舉營建股的資產負債表,以「存貨」數字最大,抓到這個大方向後,接著看「財報附註」,看近幾年營收與獲利成長,再觀察應收帳款、存貨與現金流狀況,確認其財務體質。
▲夏綠蒂小檔案。(圖/讀者提供)
夏綠蒂指出,通常她會觀察2期變化,比如去年同期花了1億在存貨,今年卻只剩下2,000萬,進一步去分析、找出為什麼少這麼多的答案,「因為背後一定有故事」。
ETF也是夏綠蒂理財不可缺少的項目,先前用Excel對元大台灣50(0050)做了很多回測,預測3到5年會回本,當作「退休金」概念在存,即使有配息也不領出,讓資本持續在市場中滾動;金融股買的富邦金,不過,比重不高,夏綠蒂指出,金融股是許多股民的最愛,很牛、可穩定的領股利,但對她來說,現階段追求股價成長,股票報酬率很高如果大於現金股利,有需要用錢賣股票就好。
雖然是朋友眼中的「勝利組」,但也曾在打造「財富自由」的路上慘賠過,比如21歲左右第一次接觸股票,就買了第一張電子股,想說股價9元很便宜,就買下去,殊不知買了開始跌,後來就賣掉了;另外,年輕人擁有大膽嘗試的特質,她也是,看到基本面好、股價在蠢蠢欲動的標的便想說試試看「當沖交易」,結果因高檔進場被套牢,賠了就心態轉換,「很多人都想一夜致富,但不可能的」,先學好被動投資,才不會煩惱生活。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