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公民「時事與生活情境」入題 建議最後複習重點曝光

▲▼學測預計21至23舉行。(圖/資料照片)

▲學測預計21至23日舉行,公民科在時事及生活情境將是命題重要方向。(圖/資料照片)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今年是108課綱版本內容第一屆的學測,嘉義市輔仁中學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吳曄認為,預估今年學測公民命題將朝「時事及生活情境、長文閱讀篇幅增加、非選及混合題」三大方向,並有長文題型、圖表資料與跨領域考題類型,應考時要快速找出核心概念,而學測考試是「平均型」,出題不會偏重特定單元,最後複習時各單元都要注意。

去年大考中心曾舉辦試辦考試,吳曄指出,從中判斷公民將以長文題型、圖表資料及非選題組為主,而近年來,學測試題中跨科的題目增加,訓練學生跨領域、跨科整合能力,也測驗考生掌握題文資訊的擷取能力,即素養導向的命題趨勢,而學測依據108新課綱進行命題,將強調測驗考生對於學科知識的理解及應用,而非記憶背誦能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學測預計21至23舉行。(圖/資料照片)

▲高中公民老師認為,時事及生活情境題型將是命題重要方向。(圖/資料照片)

吳曄進一步分析,新式學測命題三大面向,首先是「時事及生活情境」,強調核心概念及理解,運用現有的學科知識,判斷或解釋社會所發生的現象,學生在複習時,需緊扣各單元的重要核心概念,不必鑽牛角尖記憶瑣碎知識,像是通姦除罪化入題,要掌握大法官釋憲制度、平等權、罪刑法定原則下的從舊從輕,雖無刑責仍有侵害配偶權的民事責任。

其次為「長文閱讀篇幅增加」,吳曄表示,長文經常讓考生失焦,忽略關鍵判斷資訊,提醒考生,若選項相對精簡,應先從選項反推測驗主題,再從長文中尋找關鍵字,能有效直指判斷方向,例如引用17、18世紀中產階級反抗王權的背景故事,可從題目及選項去推測是否要測驗第一代人權平等、自由、參政、財產權保障的發展脈絡。

最後「非選及混合題」部分,吳曄提醒考生,千萬不要誤會成作文來抒發己見,而是回答各領域理論的效果、影響,例如在單一選區兩票制的立委選制,要能掌握並立制相對有利大黨、設有原住民族及婦女保障名額、不分區門檻5%是否過高而不利小黨等。

吳曄建議考生,剩下最後這段時間,應反覆確認各領域主題是否完成完整複習,切記學測考試是「平均型」,出題面向不會偏重特定單元,各單元都要注意。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