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翊婷/綜合報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和仁愛院區3名專責病房護理師染疫,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提醒,國外有研究認為氣溶膠可能是傳播途徑,加上Omicron傳染力強,若要進入病房照顧確診者,最好戴N95降低染疫風險。
▲黃立民建議,醫護人員進入病房照顧確診者時最好戴上N95。(示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中興醫院確診護理師為案17570,1月7日定期篩檢陰性,1月9日喉嚨痛,1月10日採檢陽性,Ct值13;另一名護理師是案17571,照顧同樣病房但不同病人,Ct值15。此外,還有一位密切接觸者為案17570護理師男友案17572,1月10日被匡列,Ct值29。
仁愛醫院的部分,確診護理師曾照顧4名確診病人,其中有2人已經確定基因定序是Omicron,而該護理師之前接種過2劑疫苗,1月11日打第三劑後,出現發燒、流鼻水等症狀,1月22日採檢確診,Ct值16。
▲N95口罩雖然密合度高,但一般民眾可能無法長時間戴著。(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第一線醫護同仁非常辛苦,有很多環節可能會因為忙碌有小失誤,不過,目前這2家醫院護理同仁照顧的都是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所以在照顧病人過程中,並沒有太多複雜動作,接觸傳染的可能性比較小,是否在從病房出來脫除防護裝配時出錯,或者有其他狀況,目前已無法查探,後續已請院方多加檢討注意。
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認為,可能的出錯原因有2種,一是病人增加、工作量大導致忙中有錯,二是醫護人員技術純熟度和是否資深;另外,由於國外有研究認為氣溶膠可能是傳播途徑,考量到Omicron傳染力強,他提醒,若醫護人員要進入病房照顧確診者,最好戴上N95降低染疫風險。
▲藝人陳珮騏曾分享鳥嘴口罩戴法,也就是在口罩兩側打結。(圖/翻攝自Facebook/陳珮騏)
至於一般民眾是否需要戴N95,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直言不一定,N95可以保留給防疫及醫護人員,民眾可靠著戴2層不同種類的口罩來防堵病毒,內層醫療口罩、外層布口罩,主要目的是要改善密合度,確認在做任何動作時,口罩都可以緊貼著臉,不僅能阻擋和N95一樣多的病毒,而且更耐戴,「但戴錯順序,無效!」
若是戴2層口罩會覺得呼吸困難,黃軒建議,也可以在口罩兩側打結,以最大程度減少側面間隙,增加醫療口罩的密合度。根據實驗,若2人都單戴一層醫療口罩且雙邊打結,可有效降低95.9%氣溶膠傳染;若2人都沒在口罩兩側打結,只有效降低84.3%氣溶膠傳播。
此外,還有口罩固定器,黃軒說,裝置口罩固定器(Mask Fitter)於口罩上,可有效降低≥90%傳染性氣溶膠。然而美國CDC並不建議2層都戴同種類的口罩,如醫療口罩加醫療口罩,或是N95加N95。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