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投資者認為,《斯卡羅》主角若換成「李仙得」,更有機會進軍國際。(圖/公視提供)
記者林育綾/台北報導
歷史劇《斯卡羅》在去年熱播引起關注,而有不具名投資者提到,若這齣劇要進軍國際,主角換成「李仙得」可能更好。文策院院長李明哲表示,若換成李仙得,不見得就不是一個台灣故事,很多時候不是「魚與熊掌二擇一」的問題,而文策院在做的努力,就是將許多專案從「創作者思維」轉成「投資者、經營者思維」,助攻國內產業。
文策院院長李明哲今(19)日提到,自2019文策院成立後,國發基金投資與民間共投投資總額明顯升高,而談到「投資」,他也明說,投資思考的領域和支持創作不一樣,這段期間文策院做的很多努力,就是將每個案子從「創作者思維」轉換成「投資者、經營者思維」。他說明,「創作者思維」比較專注於談作品本身;而「投資」跟「補助」也不一樣,投資需要明顯獲利。
▲歷史劇《斯卡羅》在去年播出時形成話題。(圖/公視提供)
李明哲透露,曾有不具名的投資者表示,《斯卡羅》如果要進軍國際市場,主角換成李仙得可能更好。不過也有人質疑,台灣人想說台灣人的故事,這樣是否會本末倒置?李明哲認為,如果換成李仙得的視角,不覺得這麼做就不是一個台灣故事。
他說明,韓國已經為我們示範許多案例,像是《大長今》等劇,有時候這並非「魚與熊掌二擇一」的問題,並不是大家想的直接衝突。不過,試著跟不同文化、多元觀點討論,會是好事。
他也提到,要能助攻文化影視娛樂等產業,將其帶動成長,最重要的就是「產銷平衡」,不能光是專注在「產業」部分點火,「銷」也是重點,如果大量資金投入影視產業,等於產業端點火太多,銷售卻跟不上時,一旦投資方賺不到錢,以後就不敢投入了。因此,投資雖然看起來是很好工具,實際很多問題要克服。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