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東森盃射箭賽花蓮登場 王令麟助偏鄉學童展長才。(採訪撰稿/記者黃稜涵;攝影剪輯/記者姜國輝)
▲第一屆東森盃射箭賽今日(21日)於花蓮卓溪國小展開,在熟悉的地方參與比賽對宜花東地區剛接觸射箭的小朋友而言意義重大。(圖/記者湯興漢攝,下同)
記者林璟倩/花蓮報導
專注的眼神、屏息拉弓,超過100位小小神射手今(1/21)齊聚花蓮縣卓溪國小,參與由東森直消電商及東森慈善基金會主辦的第一屆「花東縱谷東森盃射箭邀請賽」,東森直消電商執行長陳通和特別代表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出席致意,表達「東森爸爸」對於偏鄉學童才藝發展的重視及關愛,花蓮縣政府也在開幕儀式上致贈感謝狀,肯定東森提供一個舞台讓孩子們大顯身手,難得在花蓮有機會舉辦此類型的活動,對孩子的成長過程而言相當有意義。
▲小小射手各個眼神專注氣場十足,顯見對參與東森盃射箭賽高度重視。
▲花蓮卓溪國小射箭隊是國內大型賽事常勝軍。
▲經常獲全國大賽特優佳績的花蓮太平國小合唱團,以天籟級美聲祝福射箭選手創下佳績。
因著「愛的早餐」的緣分,「東森爸爸」王令麟在長期關注偏鄉學童的營養之餘,也注意到部落學童發展才藝、特殊專長,將有助於增長自信、提高學習興趣,然而花東地區的部落學校長期缺乏外界資源,鮮少有機會舉辦大型賽事,此次透過卓溪國小校長田楊橋的牽線,促成東森慈善基金會及東森直消電商在花蓮縣卓溪鄉主辦首屆東森盃射箭賽,邀請共計15所來自宜蘭、花蓮的國中小學生相互交流,對孩子們而言是非常寶貴的大型賽事經驗。
▲花蓮縣政府教育處處長饒忠(左)代表致贈東森慈善基金會感謝狀予東森直消電商執行長暨東森慈善基金會董事陳通和(右)。
東森直消電商執行長暨東森慈善基金會董事陳通和說明:非常榮幸能代表總裁王令麟來到比賽現場見證第一屆東森盃射箭賽的舉行,東森慈善基金會過去15年來提供愛的早餐,讓孩子們不必再餓著肚子上學,除了吃飽吃好之外,還有機會可以學習射箭等才藝發掘天賦。事實上,東森慈善基金會長期關注體育好手的發展,去年底剛榮獲教育部體育署「體育推手獎-長期贊助獎」的表揚,過去也曾透過「兩岸小天使」的活動,帶著花蓮卓溪、古風國小射箭隊小朋友到福建交流,也曾透過ETtoday發揮媒體的力量募集古風射箭隊的孩子赴美比賽的經費,此次特別舉辦東森盃射箭比賽,希望以實質的方式給予孩子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林淳漪(左)及高楚涵(右)都是吃愛的早餐長大的孩子,兩人射箭實力堅強曾獲總統盃亞軍及季軍。
首屆參加東森盃射箭賽的小朋友個個都是宜蘭、花蓮等小學的射箭明日之星,小小年紀拉起反曲弓來架式十足。卓溪國小5年級的林淳漪及高楚涵不僅平時練習成績經常破國內紀錄,更曾榮獲總統盃射箭錦標賽的亞軍及季軍,兩人都是從小吃「愛的早餐」長大,平時最期待晨練後享用美味的早餐,林淳漪說:「平常都要去外縣市比賽,很開心這次在學校就能比賽不用離開爸媽太遠,只能靠視訊聯繫」,高楚涵說:「很感謝東森爸爸平時贊助我們愛的早餐,現在還來舉辦東森盃射箭賽,真的很開心」。
▲首屆參加東森盃射箭賽的小朋友個個都是宜蘭、花蓮等小學的射箭明日之星。
▲東森盃射箭賽相當正式且高規格,讓小朋友充分感受到大型賽事的臨場感。
花蓮縣政府教育處處長饒忠表示,隨著少子化影響,學校教師名額逐年減少連帶影響專業類教學人才數量限縮,因此花蓮各校陸續發展出一套透過混齡、跨校合辦的方式,聯合鄰近幾所學校共同學習,也因此讓學校規模較小的小朋友也有機會學習有興趣的項目,讓小朋友有多元發展的機會。花蓮縣長徐榛蔚雖因公務繁忙不克出席,仍透過文字感謝東森長期對偏鄉的照顧,認為「萬事起頭難,有了首屆東森盃射箭賽的創舉,彰顯花蓮運動競技的提升,讓花蓮的孩子不用再舟車勞頓,在家鄉就能有一個公開的舞台發揮射箭實力,為此花蓮縣政府也特別補助13萬元,讓小選手們都能享有國際賽事的規格」。
▲卓溪國小校長田楊橋帶領射箭隊小朋友取得佳績,積極促成東森盃比賽。
射箭是非常需要鍛鍊心理素質的比賽項目,必須透過多參與比賽練就高度抗壓力,因此花東地區射箭隊的孩子經常需要到外縣市或國外參賽交流,然而近兩年受疫情影響不僅國際賽事停擺、射箭公開賽機會也銳減,讓孩子們減少很多參與大型比賽的練習機會。卓溪國小校長田楊橋表示,「我從古風國小開始指導花蓮地區射箭隊到現在已10年有餘,觀察小小選手的能力已然純熟應可共同舉辦射箭比賽,因此尋求東森慈善基金會贊助舉辦,非常感謝東森集團總裁及執行長願意照顧孩子的需求,也感謝縣政府相關單位及各校協助並共襄盛舉,尤其東森慈善基金會為本次活動積極奔走,原本東森盃射箭賽預計在2021年暑假舉辦,因疫情影響延宕至今終於順利舉行,對孩子們而言意義重大」。
東森慈善基金會成立20多年來,長期關注國內偏鄉、部落小朋友的需求給予協助,其中愛的早餐開辦15年已幫助超過3萬人次的小朋友補足晨間所需營養,其中不少孩子已經念大學、出社會,至今仍相當懷念美味的愛的早餐及溫暖的東森爸爸,也因為曾接受過東森善意,生活中也更樂於付出,在行有餘力時願意主動發揮手心向下的精神,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為社會帶來善的循環。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