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豆驚傳腦出血!醫點名「年輕型腦中風」7風險族群:男生更易得病

▲▼納豆。(圖/翻攝自FACEBOOK/納豆)

▲藝人納豆驚傳腦出血開刀。(圖/翻攝自FACEBOOK/納豆)

記者楊晏琳/綜合報導

藝人納豆農曆新年前腦出血送醫開刀治療,引發外界關注。腦出血又稱出血性腦中風,許多人以為只有老年人才會中風,但其實年輕型腦中風比例有逐漸增加趨勢。出血性中風好發於男性,醫師解釋,最常見因血壓過高且控制不佳所致,尤其點名久坐少動、睡眠不足、缺乏運動等7族群需格外小心,若平時有心悸、胸悶等症狀,應及早診治。

台大復健部主治醫師陳冠誠在台灣復健醫學會網站指出,腦中風可區分為「梗塞性」及「出血性」二種。多數中風屬梗塞性,出血性中風所占比例較少。然而,年輕型中風不太一樣,出血性中風佔大多數,又以男性居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冠誠解釋,會造成年輕型腦出血,主要是因血壓過高且血壓控制不佳所致。冬天和春天的氣溫忽冷忽熱往往會讓血壓突然飆升,容易造成腦血管破裂出血,這也使得冬天較容易有中風的發生。

他更點名久坐少動、壓力大、睡眠不足、缺乏運動、高油高糖飲食、三高及吸菸的族群,更要小心年輕型中風的到來。平常如果有心悸、胸悶、頭暈、頭痛等症狀,應及早就醫,接受檢查及治療。

中風後除了大家熟知的單側肢體無力外,可能還會有認知受損、語言理解障礙、語言表達困難等問題。陳冠誠指出,不同於一般的腦栓塞中風,7天內就能開始復健,腦出血性中風病情穩定所需時間較長。「但如果出血的部位、狀況可以適合用引流或開刀方式處理,快速減壓,通常可以加速,提前復健的時間。」

▲▼ 大腦,頭痛,。(圖/免費圖庫pixabay)

▲腦出血性中風病情穩定所需時間較長,需長期復健。(圖/免費圖庫pixabay)

陳冠誠表示,依據中風後不同階段,復健介入可分3期:

1. 急性期

腦中風剛發生時,患者躺在床上的時間長,容易發生許多併發症,像是褥瘡、四肢肌肉僵硬和關節攣縮等。此時可以協助病人做被動關節活動、正確的擺位及翻身,以預防併發症,為復原打下基礎。

2. 積極復健期

中風發生後數週至數個月之間,患者病情逐漸穩定。此時更要積極復健,重建病人的運動功能、治療吞嚥困難、訓練日常生活自理,提升患者的獨立度。

3. 慢性維持期

中風後半年至一年以上,病情逐漸進入慢性穩定,此時復健重點在於以居家復健及重返社區及職場,維持患者的復健成果、增進病人自我照顧能力。

最後,陳冠誠表示,根據研究結果,年輕型中風的患者經復健後,成效也較一般中風患者佳。他認為,積極的復健配合情緒的支持,對年輕型中風患者相當重要。他也強調,腦中風並不只發生在銀髮族,年輕及中年族群亦要小心,有效控制血壓血脂、監控並治療中風的風險因子,才是預防年輕型中風的不二法門。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