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釋出3月升息的訊號。(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7日電
美國聯準會1月決策會議落幕,不只釋出3月升息訊號,還透露縮表原則。台經院所長吳孟道認為可以用平常心看待這次會議結論,「立場偏鷹派、但也沒那麼鷹,結果符合市場預期」。
美國聯準會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於美東時間1月26日公布最新貨幣政策聲明,在通膨巨獸來襲之際,「世界央行的央行」Fed轉「超鷹」立場,牽動各國央行貨幣政策走向以及經濟前景,以下是4大關鍵重點整理。
●聯準會啟動升息循環,預計3月升息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表明準備於今年3月升息;這將是聯準會自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爆發後、將利率調降至零以來首度升息。
雖然鮑爾拒絕透露聯準會今年打算升息幾次及幅度,市場普遍預期升息循環即將開始,今年聯準會至少會升息3到4次。
渣打銀行財富管理團隊認為,聯準會將在3月結束購債並首次升息,預估今年內可能升息3碼;星展集團則預估聯準會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別升息3次,且存在上修風險。
●聯準會縮表做法溫和,市場鬆口氣
美國聯準會除了會後發布決策聲明,還針對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發表原則。相較於升息,縮表意味收回資金的力道更強,對金融市場影響更劇,因此相較升息,市場更為關注聯準會對縮表的態度與做法。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聯準會釋出的縮表原則,似乎暗示進行量化緊縮(QT)時,不是出售債券,而是到期不再購買。吳孟道指出,這樣的做法偏向被動,力道也較輕微,市場得以鬆一口氣。
至於聯準會啟動縮表可能影響,央行官員分析,當美國聯準會啟動縮表,代表公債到期後不再買,市場憂心少了一個大買家,債券價格將下跌,殖利率則往上攀高。
美債殖利率走高,對資金的吸引力也增強,可能影響資金移動。不過央行官員表示,經常帳赤字的國家會比較擔心資金外流的情況,台灣經常帳充沛,影響相對有限。
●聯準會在乎經濟表現,降低金融市場不確定性
觀察聯準會近幾個月動態,很早就釋放升息、縮表的訊號,讓市場有心理準備,最新會後聲明也符合市場預期,並未有更加激進的鷹派言論。
「這釋出重要訊息,聯準會很在乎經濟表現」,吳孟道分析,聯準會希望透過升息、縮表等措施,緩解通膨壓力;但聯準會並未公布明確政策路徑,同時強調靈活、彈性,意味著聯準會傾向「且戰且走」,動態觀察經濟數據調整步伐,顯示他們不希望影響經濟表現,這對市場是個正面訊號。
渣打銀行財富管理團隊指出,美國總統拜登提名3位即將加入聯準會7人理事會的成員,將使聯準會理事會更加鴿派,代表未來聯準會處理通膨預期的過程中,仍會支持經濟成長。
●美國勞動市場符合充分就業,經濟前景看好
聯準會過去尚未表態升息時,說法多會強調勞動市場尚未恢復,應保持耐心,不過鮑爾這次明確表示,和COVID-19疫情最初造成國內嚴重失業的情況相比,美國勞動市場已符合充分就業。
吳孟道直言,鮑爾「超肯定」美國經濟表現,可見聯準會鷹派做法反映的是對美國經濟復甦抱持信心,這讓市場偏向正面解讀,只要接下來美國經濟沒有因為升息而下滑,股市還是相對看好。
吳孟道進一步指出,如果聯準會升息可以把通膨壓下來,還能降低廠商生產成本,有利於企業營運、股市表現。渣打銀行財富管理團隊估計未來6至12個月內,聯準會的政策利率不至於會提高到會威脅風險資產牛市的水準。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