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2022年北京冬奧會即將於4日開幕,地點位於鳥巢,這也是全世界唯一舉辦「雙奧」的體育館。另外,位於北京三大冰上場館做最後準備工作,《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採訪兩大重點展館。其中,2008年驚艷世界的「水立方」運用高科技搖身一變為「冰立方」,同樣工程浩大的還有大陸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冰道和觀眾席都是智能控溫,充分展現科技冬奧精神。
▲北京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圖/記者任以芳攝)
迎接冬奧,大陸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國家速滑館「冰絲帶」,三大冬奧場館全面進入賽時運行模式。北京是歷史上第一個舉辦夏、冬兩季奧運會的「雙奧之城」,開幕式的鳥巢也是世界唯一舉辦「雙奧」的體育館。讓外界更注目還有「水立方」如何轉成「冰立方」,屆時冰壺比賽開始,「冰立方」內部將正式亮相。
2008年奧運會的「水立方」原本是跳水和游泳比賽場地,如今為了冬奧大變身為「水立方」《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比賽前走訪場館。「由水變冰」的工程相當浩大,尤其冰壺是對冰面質量要求極高的運動項目。
▼ 鳥巢也是世界唯一舉辦「雙奧」體育館 。(圖/記者任以芳攝)
▲「冰立方」冰壺賽道也是智能控溫。(圖/記者任以芳攝)
「冰立方」工作人員介紹,冰壺冰面零下1度溫差或1毫米的平整度,都會影響冰壺的走向和運動員正常發揮,甚至造成比賽爭議。比賽跑冰面光滑度和平整度非常要求,甚至細緻到,溫濕度、照明聲音傳播、空氣流動必須精準掌控。
原本是游泳池的場地如何變成冰面賽道?工作人員指出,「首先把泳池水抽乾淨,取代水泥灌入池中,水池可以得以保留下來。由於重量超出之前建築乘載力,看不到的浩大工程都藏在底下,以鋼框架結構,加上預製砼板作為場地基層。」
冰道底層從上到下有7層不同結構鋼架支撐建築體,也是支撐冰壺賽道,實現「水冰轉換」的關鍵。最底層就有2600根鋼架,每一根都是毫米級的微調,幫助最上層冰壺場地冰面不能超過1毫米變形的嚴格要求。4條賽道下方鋼架鋪設臨時混凝土板層,不用拆除,方便場館冰與水自由轉換。接著搭上防水、隔熱層,再鋪上密密麻埋的冰管,透過一次又一次澆水凝結,變成冰面賽道。
▲北京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圖/記者任以芳攝)
「冰立方」和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還有共同科技亮點,智能化的室內環境,首先確保比賽用冰質量。不過,北京入夜後都是令下溫度,即使在室內觀賽,超低溫的體感溫度誰也撐不了。館內暗藏黑科技採取「分區控溫」,冰壺冰面溫度是零下4到7之間可精確調節,冰面以上溫度不超過0.5度誤差;觀眾席溫度控制在16到18度左右,觀賽者可以在適當溫度下,享受冬奧盛宴。
▼北京冬奧手機消毒器 。(圖/記者任以芳攝)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