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沃牆/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
天下事真的無奇不有,之前大排長龍搶購衛生紙,現在則是排隊搶蛋,蔚為奇觀。農曆年北部地區「一蛋難求」的現象至今仍末解除。近日到全聯、家樂福等超市或大賣場超市依然不見雞蛋蹤影。
然為穩定雞蛋產銷,農委會於2月7日開工首日即宣布「穩定雞蛋生產獎勵措施」,現行蛋價每台斤平均批發價34.5元,即日起補貼雞農飼料成本每台斤3元;另補貼「蛋中雞」每隻25元至2月28日止,再開會檢討成效,粗估3周補貼1億元台幣。
▲農曆年北部地區「一蛋難求」的現象至今仍末解除。(圖/記者林敬旻攝)
另自7日起至4月底,免徵進口「黃小玉」營業稅,減輕業者飼料成本負擔。除此,並擬從澳、日、美進口10萬箱以上雞蛋,最快2月底供食品加工業者使用。
台灣近年經濟成長穩健,人均GDP已逾3萬美元大關,今年景氣預期虎虎生風,按理應是衣食無缺才是,怎會連日常生活所食用的雞蛋都買不到呢,這對執政團隊豈不一大諷刺?又「凍漲補貼」一用再用能驟效?蛋不夠,補助了就會變出來?
生產成本高蛋批發價不漲 導致供需失衡
目前粗估,每天蛋需求量為2,400萬顆蛋,日產2,100萬顆,若加上部分庫存,雞蛋短缺約7,000箱(140萬顆)到1萬箱(200萬顆),以致通路商沒蛋可賣,缺蛋原因可歸結如下:
一、飼料成本大增:黃豆、玉米、小麥(黃小玉)自去(2021)年上漲起至今,漲幅達4成以上,各類相關飼料漲幅20%到25%,尤有進者,國際運費及油料等成本亦不斷上漲,一顆蛋成本逼近5元;再加上天氣持續低溫,產蛋率未提升,而且冬天禽流感,陸續撲殺雞隻逾10萬,蛋雞減少,也影響產量。
▲黃豆、玉米、小麥(黃小玉)自2021年上漲起至今,漲幅達4成以上。(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二、 疫情導致價格崩跌:去年5月本土疫情升至三級警戒,民眾在家防疫、餐廳停止內用,導致雞蛋滯銷價格崩跌;業者為了止血,大量淘汰蛋雞。待去年10月左右蛋價逐漸回穩,想再重新養蛋時,卻已發現無蛋雞可買。
三、批發價凍漲,蛋農利潤低:近幾月在蛋價回穩的情況下,政府卻在農曆年前要求凍漲;產地收購的價格沒有變化,以現行蛋價每台斤平均批發價34.5元,在生產成本漲至32元下,蛋價跟不上飼料成本漲幅,如此低的利潤,甚至虧損,恐怕缺蛋問題會愈來愈嚴重。
▲台灣民眾近日有股「蛋蛋」的哀傷。(圖/記者許展溢攝)
四、蛋雞提前被汰除:台灣蛋雞飼養區域主要集中在彰化、屏東、台南、嘉義、高雄、雲林等縣市,依據2021年第3季畜禽統計調查結果(如表1),目前蛋雞飼養總戶數為2,055戶,飼養總隻數為43,949,845隻,平均飼養規模為21,387隻。若與前(2020)同期相較,總雞數增幅僅2.6%,實在不大。又蛋雞可以生蛋的時間約兩年,且生蛋數量會遞減,之後被當作肉雞汰除,但現在成本過高,許多母雞都會被提前拋售,亦會影響蛋供需。
▲表1、全台蛋雞生產概況。(圖/作者提供)
建立預警系統 提高附加價值才是長久之策
持平而論,全球變種病毒肆虐,疫情未解、原物料行情居高不下、通膨壓力與日俱增,要雞蛋不漲也難矣!短期而言,原物料凍漲及補貼乃是救急不救窮的權宜之策,絕非長期的治本之道。
準此以觀,一、農委會由「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支出1億元,擬支付補貼蛋農每台斤3元,換算每箱約60元,將實施至2月底。錢非萬能,農委會一向以撒錢解決問題早已是司空見慣,但問題解決?又這筆錢難道不是納稅人的錢?再者,蛋雞要重新從小雞飼養到產蛋,至少要18周,補助後蛋會立即足夠嗎?當然是不行。
二、若至少由美國或澳洲等地進口10萬箱雞蛋補缺口,不但船運時間長,進口廠商還得自負盈虧,恐遠水救不了近火。
有鑑於此,筆者建議:
一、政府應好好整頓供應鏈,嚴查有無蛋商藉機「屯蛋」現象,讓蛋合理反映成本,回歸市場機制,適度提高批發價,蛋農才有意願生產。
二、適度由飼料成本介入,降低飼養成本,減輕蛋農負擔。
三、提高雞蛋加工的附加價值,即使蛋農生產過剩,也不怕賣不出去。
四、應建立「雞蛋供需預警系統」,即時監控是否有供需失衡問題,便於儘速解決。
▲在這次「缺蛋」風波之後,政府應建立「雞蛋供需預警系統」,即時監控是否有供需失衡問題,便於儘速解決。(圖/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
熱門點閱》
► 顏慧欣/國際判決後 韓國擋福島水產有理?日韓WTO爭端案非台灣擋箭牌
► 周國華/步履蹣跚向元宇宙前進、TikTok虎視眈眈!Meta股價一瀉千里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