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任以芳/甘肅敦煌報導
大陸甘肅敦煌八大奇景之一「月牙泉」位於鳴沙山下,自古以來形成「沙水合一」罕見景象。70年代當地過度抽取地下水,加上自然環境變遷等因素,「月牙泉」差點消失。《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實地採訪,原本瘦小月牙恢復往日豐滿形。原來,大陸政府花了18年時間,耗資數十億人民幣,以人工方式幫月牙泉「補水續命」。
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西南5公里鳴沙山北麓的月牙泉,史料記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月牙泉古稱沙井,俗名藥泉,自漢朝起有「敦煌八景」之一稱號,直到1994年列入大陸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沙漠第一泉」。
▲甘肅敦煌月牙泉 。(圖/記者任以芳攝)
月牙泉消失的三寶
《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進入鳴沙山後,月牙泉與其相依相存,沙漠裡的綠洲奇觀是怎麼形成的?解說員受訪表示,「鳴沙山地勢奇特,刮風時沙子不往山下走,是從山下往山上流動,所以月牙泉才不會被沙子埋沒。泉水還有三寶,鐵背魚、七星草、五色沙。」
當地傳說七星草可以長生不老,竟然和唐三藏西天取經有關。解說員介紹,當年,三藏法師途徑敦煌戈壁灘,沒有食物和水,白龍馬已經死了。正當三藏法師撐不住時,觀音菩薩前來援救,從紫金瓶裡滴落一滴救命水在人間沙漠裡,從此鳴沙山下誕生出月牙泉,水裡還生長出一種治百病的「七星草」,三藏法師因此獲救,順利前往西天取經。
經記者向月牙泉工作人員詢問,鐵背魚、七星草是否還存在?答案是「只剩下眼前鳴沙山的五色沙。」另外,根據文獻記載,清朝時月牙泉有大船來返,百姓還能釣魚,古時記載形容「池水極深,其底為沙,深陷不可測」。
▼ 甘肅敦煌鳴沙山 。(圖/記者任以芳攝)
▲月牙泉古時自然「舊貌清瘦」,搶救過後形狀變成「胖月牙」。(圖/記者任以芳攝)
搶救天神乾涸之淚
直到70年代,大陸經濟高速發展,當地農業抽取大下水,造成月牙泉開始萎縮,加上黨河下游斷流時間增長,泉水存水量告急,大陸政府花18年時間研究搶救月牙泉,2000年起首先實行「三禁」(禁止挖井、移民、開荒);當地居民每天有限制用水時間,必須天天蓄水。
一開始補水工程也是困難重重,原以為單純注水即可,導致泉水變色發臭。當地專家發現,「月牙泉」最初形成根源來自黨河,最後透過黨河地表水和地下水以自然滲漏方式,幫助「月牙泉」周邊地下水續命,終於搶救回來。但比起往日纖細彎月樣貌,現在的月牙泉形狀胖了許多。
▼敦煌千年古蹟月牙泉補水續命 。(圖/記者任以芳攝)
▲張掖黑河公園濕地 。(圖/記者任以芳攝)
戈壁灘變生態濕地
月牙泉被搶救續命的同時,寸草不生的甘肅戈壁灘沙漠化更佳嚴重,當地政府必須與天爭地。《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走訪甘肅張掖黑河濕地國家保護區,占地兩萬畝湖泊、沼澤、河流濕地翠綠一片,很難想像腳下踩踏的地方曾經都是鹽鹼地。
張掖濕地是全球八條候鳥三大遷徙西部路線之一,也是珍稀鳥類棲息、繁殖地。接受訪問的張掖濕地公園管理處人員代玉萍指出,「濕地保護區養出多種動植物。其中稀有昆蟲11類、野生動物有209種,最難得的是候鳥也來了,少見的黑鸛、金雕、遺鷗近年出現在濕地棲息。」
張掖濕地公園前後花12年時間建造,運用退耕還濕、水源涵養、水系疏濬、植被恢復、還原動物棲息地等多種工程。濕地也發揮涵養水源、調節氣候功能,創造沙漠裡奇蹟。
▼甘肅非常注重生態保護,拓展濕地和花卉公園等觀光區。(圖/記者任以芳攝)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