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線上國語辭典將外祖父母等名詞加註「今亦稱祖父母」等解釋,引發正反不同意見。(圖/記者許敏溶翻攝)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民眾習慣稱呼媽媽的的父親、母親為「外公、外婆」,而在民眾與立委反應下,教育部近期針對線上國語辭典進行調整,包括「外公、外婆」、「外祖父、外祖母」等名詞加註「今亦稱阿公、阿嬤」、「亦稱祖父母」,卻引發正反兩面評價,支持者認為突破性別刻板印象價值,但反對者這是「讓愛有差別」,更擔心「外公」、「外婆」等用語以後教科書消失。
國教院今(15日)回應,只是將辭典名詞調整,反應現代語言使用現狀,並未更改原來定義,教科書也不受影響。教育部長潘文忠也強調,辭典調整是在外祖父母的解釋中保留原來釋義,增加「今亦稱祖父母」,讓大家了解過往也加上性別平權角度,後續「外孫、外孫女」詞條也會相應調整。
教育部的國語線上辭典因編修年代較早,許多詞條被批評不合時宜,之前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就曾批評教育部線上國語辭典有性別歧視問題,像是收錄「老處女」、「發騷」、「家庭主夫」等用語並以具歧視方式解釋。
在王婉諭與民眾反應後,教育部線上國語辭典近日進行調整,包括「外公、外婆」、「外祖父、外祖母」等名詞加註「今亦稱阿公、阿嬤」、「今亦稱祖父母」,將「保母」從過去為「替人照顧小孩的婦人」,現在調整為「替人照顧小孩的人,過去多由女性擔任」。
不過,教育部此舉卻也引發正面不同意見,贊成者認為突破性別刻板印象價值,但包括北市國民黨籍議員王鴻薇則批評,教育部此舉是「讓愛有差別」;更有民眾擔心,以後教科書看不到「外公、外婆」等文字。
國家教育研究院語文教育及編譯研究中心主任林慶隆強調,線上辭典只是加註擴充說明,沒有要更改教科書內容,請民眾不要擔心,而從線上辭典內容來看,對於原來定義並沒有更改,「外祖母是對媽媽的母親的稱呼」,今也稱「祖母」,「外祖父是對媽媽的父親的稱呼」,今也稱「祖父」。
▲王婉諭貼出教育部辭典編修前後對照表,澄清外公外婆等用語並未消失。(圖/翻攝王婉諭臉書)
林慶隆進一步說明,會加註是符合現代語言使用現狀情境,因為辭典是反應語言的使用,有的民眾就習慣叫「外公」為「阿公」,不能強硬要求民眾更改,因為在這樣情境下,「阿公、阿嬤」就是代表媽媽的爸爸或媽媽,也希望民眾也不要強硬要求孩子不叫「阿公、阿嬤」,而要叫「外公、外婆」。
王婉諭也在臉書貼文回應澄清,這次辭典的修正並不是將「外公」、「外婆」從字典中移除,僅是在該詞彙原有的釋義中加註,讓祖父祖母不只是對「父親的父母親」,也同樣也能是「母親的父母親」。她強調,「外公外婆沒有消失」,也不代表未來就不能使用這些詞彙,只是透過辭典的編修,讓性平意識也能與時俱進的納入解釋。
▲外公、外婆等用語並未從國語辭典消失,但加註「今亦稱阿公、阿嬤」。(圖/翻攝教育部網站)
教育部長潘文忠今說,教育部國語辭典有相當長時間沒編修,早期用的釋義造成時空上有歧視或違反性別平權問題,所以邀集小組委員共十餘位,針對各界提出議題進行審議,國教院也每三個月固定檢視。
潘文忠說,當初有相當充分討論,考量目前祖父母在實際使用和法律界定並沒有內外區隔,因此在外祖父母的解釋中保留原來釋義,增加「今亦稱祖父母」,讓大家了解過往也加上性別平權角度,後續「外孫、外孫女」詞條也會相應調整。未來若使用者或民眾發現辭典可能涉及歧視,都可向國教院反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