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心理健康刻不容緩 正向心理科學提供當代人們另一種解方



▲▼正向精神醫學,憂鬱症,心理健康。(圖/翻攝自pexels、啟示出版提供)

▲憂鬱症造成人類失能狀況嚴重,現代人更加重視心理健康。(圖/翻攝自PEXELS)

記者張惠媛/綜合報導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指出,憂鬱症為2020造成人類失能的疾病第一名,此趨勢令人們更加重視心理健康,而《正向心理科學臨床實務》為集合13個國家、共48位專家的研究與經驗,針對每項精神疾病提出可行的建議、方法及步驟,用更多元的觀點闡述心理治療領域,提供當代人們另一種解方。

▲▼正向精神醫學,憂鬱症,心理健康。(圖/翻攝自pexels、啟示出版提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作者:艾瑞克.梅西亞斯、哈米德.佩塞施基安、康斯薇露.卡甘德
摘自:啟示出版《正向心理科學臨床實務》


●精選書摘

當代病因模式

憂鬱症病因架構包括生物模式(如基因及演化)、精神分析、心理動力行為及認知模式。

生物模式:生物模式假說認為生物氨缺乏或不平衡與臨床憂鬱症相關,如兒茶酚胺(正腎上腺素)、吲哚胺(血清素)。目前基因證據顯示有一種可能的觸發因子,然而還無法確切認定是否具有遺傳性。有一種用來解釋憂鬱症的演化模式,認為我們的大腦帶有負向事件偏見的演化基礎,因而採過度預估威脅,成為一種避免危險及提升存活機會的策略。

心理模式:心理模式包括轉而向內的攻擊模式、客體失落模式(亞伯拉罕-佛洛伊德Abraham-Freud)、以及失去自尊模式。認知模式(貝克)則假設負向歸因型態,如無助感、無價值感及無用感等思考會產生對事件的解讀偏見。習得的無助模式(塞利格曼)則假設憂鬱症的傾向導因於不斷重複過去難以控制的無助經驗。

正向精神醫學角色

從上述討論,可看出憂鬱症精神病理之病因模式顯然尚未達成結論,因此尚未出現一種相當清楚的基因、生物或心理/社會指標。但由於憂鬱症生物模式快速竄起,形成抗鬱劑對憂鬱症治療的廣泛普及性,也出現不少爭論。抗鬱劑對一半到三分之二個案有一定的治療效果,特別對重鬱症。然而在大部分個案效果還是有限,甚至很多年輕重鬱症患者對抗鬱劑的效果跟安慰劑的效果相當。有必要指出,抗鬱劑的臨床研究主要聚焦於降低憂鬱症之症狀,而不是更廣泛的潛在預後,例如日常生活功能的改變、認知能力及生活品質等。

一種整合性模式應該最適合被用來了解及治療憂鬱症的取向。因此正向精神醫學開啟此種可能性:精神病理不是用來理解及治療憂鬱症的驅動力量,相對應該強調希望、樂觀、感恩或其他能扮演強力的保護因子,來對抗基因的脆弱性與憂鬱症的觸發壓力源。

一項針對六次網路為基礎的正向心理介入法的成效研究,結論認為兩種治療活動「以新方式運用招牌優勢」及「三件好事」,能增加幸福感及降低憂鬱症狀長達六個月。另外一項有效的介入為「感恩拜訪」,能達成正向改變持續一個月。在一項大型安慰劑控制之臨床研究中,有四分之一被治療的病人是憂鬱症患者,正向心理治療被認為是一種多元取向的有效療法,能長期降低症狀。最終一項針對向心理介入的後設分析研究結論認為,它們能提升幸福感及降低憂鬱症狀,因此建議醫師應該結合正向心理技巧,「特別用於治療憂鬱症案主 」。

★本圖、文經啟示出版授權,摘自《正向心理科學臨床實務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