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智大學孫安正(圖右)教授帶領研究團隊,研發出齒科新陶瓷粉末,讓重要醫材本土化,降低30倍成本。(圖/記者許敏溶攝)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民眾蛀牙導致牙髓發炎時,得進行根管治療(俗稱抽神經)等侵入性手術,不僅過程耗時又讓患者「心驚驚」,元智大學研究團隊歷經2年研究,成功研製出齒科活髓治療的覆髓術用生醫陶瓷粉末,也是國內成功首例,正進行動物實驗中,預估5年內可應用,未來醫材不用再靠國外進口,且預估可讓國內患者節省30倍費用,同時讓民眾抽神經的牙齒,可延長使用10到20年之久。
「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是民眾都有過的類似經驗,民眾一旦蛀牙,通常得進行根管治療,但牙齒在抽完神經之後,除了牙齒顏色會慢慢變深,甚至導致變脆且易斷裂等等不可逆的後遺症,最糟糕得拔除牙齒或植牙。
不過,在治療一些比較輕微牙髓炎時,使用人造生物陶瓷粉末,植物牙髓組織,會形成讓牙髓細胞誤認為「自己人」的結構,有助於恢復牙髓健康,並減少根管治療風險,但諷刺的是,台灣市面上使用的生物陶瓷粉末,都是仰賴國外進口。
在新悅美學牙醫診所的臨床研究能量幫助下,元智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系教授孫安正研究團隊,成就研究出台灣本土的生物新陶瓷粉末,目前正進行動物實驗當中。
▲孫安正(見圖)帶領研究團隊,研發出齒科新陶瓷粉末,讓重要醫材本土化,降低30倍成本。(圖/記者許敏溶攝)
孫安正今天表示,台灣為半導體大國,科技科技在世界早已佔有一席之地,但在齒科的生物陶瓷這一塊卻落後,全台雖擁有6千多家齒科醫療機構,人造生物陶瓷粉末卻百分百仰賴從國外進口,包括法國、美國、巴西等,對台灣是一大諷刺。
所幸在歷經兩年研究後,孫安正團隊成功研製出屬於台灣齒科活髓治療的本土生物新陶瓷粉末,孫安正指出,目前實驗室研發出的材料,無論在表面顏色、硬化時間、機械強度與X光下的分辨度,均可媲美所有市售進口材料,而且在體外實驗階段,還同時確定生物相容性、生物親和性與生物抗菌性等特點,目前正進入動物實驗階段,若一切順利,預計5年左右可正式提供台灣齒科醫療機構使用,在材料部分,估可減少30倍費用,等於只要花30分之1的費用。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