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難清零 公衛專家提「6月前2大目標」:至少要零重症

▲距離農曆春節僅剩約20天,桃園國際機場22日入境旅客依序入關。(照/記者沈繼昌翻攝)

▲最快三月將開放國際商務客入境,在此之前,公衛專家提醒有兩大目標須嚴守。(資料照/記者沈繼昌翻攝)

記者張乃文/台北報導

台灣因應新冠病毒走向及世界趨勢,不斷調整防疫政策。近期也有望鬆綁邊境,指揮中心最快3月中開放國際商務客入境。不過,國際染疫情況仍相當險峻,國內公衛專家提醒,6月前,台灣有2個目標要執行,雖然Omicron的特性讓清零較難執行,但未來勢必要走向「類流感化」,這段時間仍須堅守疫情,不步入大流行。

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在「新冠肺炎防疫科學園地直播」中指出,境外旅客目前雖不像先前春節返鄉的人潮,但數據仍顯示「境外個案相當多」。但這也影響著3至5月中,台灣如何因應開放邊境的同時,隨著境外人士的增加,依舊能有效控制疫情,而不像其他國家直接放棄防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換言之,6月前,國內的防疫政策調整,「病毒清零」是理想狀態,由於Omicron的特性傳播時間短、家戶傳播快,顯見防疫相對困難。陳秀熙提到,台灣在桃機事件後,也趨向動態清零及重症清零間互相消長,鬆綁政策後仍難以避免群聚發生,因此目前維持「重症清零」,達成「動態清零」的目標,不走向疫情大流行。

陳秀熙示警,借鑑香港、韓國或日本例子來看,從動態或重症清零走到病毒大流行的共存「速度非常快」,因此防疫強度的維持仍須兼顧,但也不影響新常態生活。教授也坦言,我們一直在等待,若有新疫苗或藥物的出現與介入,「預計在六月後」,可望讓病毒走到類流感化、疫情可控,藥物治療的同時就不用擔心死亡,讓NPI逐漸鬆綁。

陳秀熙說,這是台灣及少數國家最理想的模式,也希望其他國家能從病毒共存大流行,走入類流感化,如此一來,無論哪方面,這兩個平行世界才可能有交集。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