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師大製播科普生態紀錄片,探尋台灣與蘭嶼生物的南島緣起,圖為保護陸蟹下海產卵。(圖/台師大提供)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台灣與東協、南亞及紐澳國家各地之間生物多樣性的關聯密切,台灣師範大學在科技部補助下,拍攝「發現國境之南-台灣生物的南島緣」科普生態紀錄影片,預計明天(6日)起在全民電視台頻道播出,帶領觀眾一一探詢台灣、蘭嶼生物的南島緣起。
日本知名學者鹿野忠雄,曾有系統地調查台灣動植物,開啟南島生物多樣性學術研究之門,但1927年時,他在蘭嶼採集到3種珍貴的新種象鼻蟲,發現這些象鼻蟲屬於新幾內亞、菲律賓系統,鄰近台灣島嶼沒有出現,當時他疑惑這些動物是怎麼來到蘭嶼。
▼台師大製播科普生態紀錄片,行銷台灣生態之美。(圖/台師大提供)
在科技部經費補助下,台師大生命科學專業學院與發現文化公司共同合作拍攝「發現國境之南-臺灣生物的南島緣」科普生態紀錄影片,今天(5日)舉行紀錄片記者會,宣布帶領觀眾一起探尋鹿野忠雄當年疑惑,紀錄片將在明天、13日(日)、20日(日)三天的下午3時到4時,在科技部委託的全民電視台頻道播出
台師大表示,「發現國境之南-臺灣生物的南島緣」科普生態紀錄影片共拍攝五集,首集「黑潮送來的禮物」,由台師大名譽教授黃生邀請台大詹森教授、螃蟹博士劉烘昌以及林試所鄧書麟主任來告訴觀眾,黑潮如何作為海洋輸送帶,把南島的各個物種帶到台灣南邊海岸;第二集「黑潮帶來的訊息」由台師大杜銘章教授帶領觀眾,游進黑潮的洋流裡面,一探蘭嶼海蛇的真面貌。
▲台師大製播科普生態紀錄片,探尋台灣與蘭嶼生物的南島緣起。(圖/台師大提供)
第三集「飄洋過海的蝴蝶」由臺師大徐堉峰教授帶領觀眾探索珠光裳鳳蝶如何從菲律賓飄洋過海來到蘭嶼的秘密;第四集「球背象鼻蟲的奇幻漂流」由台師大林仲平教授告訴觀眾,球背象鼻蟲如何利用棋盤腳果實的漂流,透過黑潮跨海遷徙到蘭嶼。
最後一集「島嶼動物命運大不同」,則由台師大吳忠信教授邀請東海大學林良恭與台師大李佩珍兩位教授告訴觀眾,台灣島上哺乳動物如何在遠古冰河時期,通過台灣海峽的陸橋進到或是離開台灣,形成現今台灣哺乳動物非常複雜的生物多樣性。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