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軍事衝突引「台海戰爭」? 學者曝美國增印太部署關鍵

▲▼民進黨舉行「俄烏變局下的台海情勢」座談會。(圖/記者呂晏慈攝)

▲民進黨國際部舉行「俄烏變局下的台海情勢」座談會。(圖/記者呂晏慈攝)

記者呂晏慈/台北報導

民進黨國際部10日舉行「俄烏變局下的台海情勢」座談會,民進黨國際部主任、立委羅致政會中表示,外界關切烏俄戰爭是否增加中國對台動武的可能性,他認為兩岸軍事衝突可能肇因於對岸領導人過度自信、政權極度不安、意外衝突等3因素,但是台灣政府作法一向很清楚就是「不會發動第一擊」;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教授郭育仁也分析,美國把戰略重心放在印太地區並未因此改變,反而增加了周邊軍事部署和演訓的強度,這對中方來說是「困擾」的。

羅致政今天在座談會中表示,這幾天很多媒體關注,到底中國會從烏俄戰爭學到什麼教訓?是否增加中國對台動武的可能性?他認為,有3種狀況會導致兩岸軍事衝突:一是對岸領導人或政權過度自信,認為可以速戰速決,人民會放下武器投降,二是對岸政權極度不安,必須透過戰爭轉移國內的不滿,甚至對他政權的挑戰,三是意外衝突帶來危機。他強調,「台海戰爭的可能性,不在於台灣挑釁,多做了什麼或不做什麼」,台灣政府的作法一向很清楚,就是「不會發動第一擊」。

郭育仁分析,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失利的原因不明,至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情報單位可以明確指出,為什麼傳統軍力這麼強的國家會打成這個樣子?現在美國情報圈開始猜測「速戰速決」可能不是普丁的目的,到目前為止,俄羅斯並沒有盡全力在打烏克蘭,至今兩週沒有掌握空優,對歐洲國家來說這是一個「警鐘」,讓歐洲國家更團結保衛民主。

至於中國大陸方面,郭育仁直指,中國本來對台灣的精算,一定是武力犯台,但是這次看到國際社會對於俄羅斯打烏克蘭的反應,其必須評估國力是否能應付國際社會集體制裁,另在意願上,英國、澳洲、美國、法國國會都出現對台海局勢的討論,提醒國際社會「其實還有一個霸權,準備去欺負一個小國」,而美國的戰略中心也並沒有因而轉變,這種情形對中國來說,「也是困擾的。」

郭育仁補充,2月12日美國發布「印太戰略報告」,非常明確地把美國戰略重心放在印太地區,這個戰略重心並沒有因為烏俄戰爭爆發而改變,例如今年持續增加第一、第二島鏈、關島周邊軍事部署和演訓的強度;羅致政並指出,在俄烏戰爭之下,美國主要的戰略重心還是放在印太地區,這個議題反而更凸顯歐洲國家的角色。

兩岸政策協會理事長譚耀南表示,不該把烏克蘭戰爭視為「美俄對抗」,實際上,這是俄羅斯與北約國家的直接對抗,烏克蘭卡在中間變成被侵略的國家,而中國在這過程中處境相當尷尬,一方面中國在烏克蘭有重大利益,另一方面又與俄羅斯友好,中國人民也高度支持俄羅斯,未來可觀察俄羅斯總統普丁可以接受中國斡旋到什麼程度,其提出的價碼能否被德國、法國接受,此外,美中關係可能會因此稍微緩和一點點,可是美中關係的本質不會改變,美國也不會放緩現在對中政策及與中國的競爭態勢。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