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強震「小規模餘震已破150次」 氣象局:1年內都可能有中型餘震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花蓮縣近海今凌晨1時41分發生規模6.6地震,最大震度6弱,後續餘震不斷。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這是該地區49年來,第一次發生規模6.0以上地震;地震發生後餘震頻繁,氣象局統計已有一起餘震規模超過6,有4起規模超過5,陳國昌也坦言,這次地震非常大,餘震也非常多,由於人手關係,餘震次數過多無法逐一定位,規模3.6以下者沒有計算,若全數列入,餘震估已超過150次。

▲▼6.6地震。(圖/NCDR)

▲今天凌晨發生規模6.6地震。(圖/NCDR)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國昌說,估計3天內有規模5到6餘震,後續餘震發生多久很難判斷,中小型餘震持續1到2個月,甚至1年後有中型餘震發生,也不用驚訝。

陳國昌指出,今天凌晨這起規模6.6地震,是氣象局修改震度分級表以來,第一次震度達到「6弱」;而該地震位於板塊碰撞區域位置內,從1973年來看、將近半世紀時間,這地區附近構造或鄰近構造,僅有15次地震,都沒發生規模超過6.0以上地震,雖中小型地震滿多,但大地震不那麼多,非常少見。

而根據長期平均值,一年中規模超過6以上的地震約為2.5個,通常為2至3個,今年至今已3次。陳國昌指出,台灣地震有延續去年較為頻繁狀況,「我們有在懷疑,甚至認為,很有可能台灣周邊地區,甚至全世界地震活躍期,開始在上升」,要注意未來地震會不會更加頻繁。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