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開勿擾模式「警報突狂響」 醫師呆愣20秒懂了!實測推爆

▲▼ iPhone勿擾模式(圖/記者劉維榛攝)

▲醫師楊為傑開勿擾模式,收到警報一度困惑。(示意圖/記者劉維榛攝)

網搜小組/劉維榛報導

今(23)日凌晨1時41分花蓮近海發生規模6.6地震,全台民眾瞬間驚醒,其中有網友大讚,這次國家警報大響後,過了15秒才開始狂搖,「真的比地震還快!」對此,小兒科醫師楊為傑回憶,當時看到警報一度困惑,且手機是開勿擾模式,但建物開始搖晃後,才驚訝直呼收得到緊急訊息。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醫師楊為傑在粉專《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驚呼,今日凌晨還在睡夢中,卻突然被國家警報給吵醒,「過了20-30秒,當我正在疑惑時,才開始搖。」楊為傑也訝異直呼,其實手機是處於勿擾模式,仍依舊收得到地震警報。

經這次地震實測發現,他建議民眾,「個人休息時開勿擾而不是靜音或飛航模式,以保持緊急通訊的正常!

▲▼ 0323地震國家警報(圖/記者劉維榛攝)

▲凌晨1時41分地震,全台都被搖醒。(圖/記者劉維榛攝)

底下網友熱議,「真的是先被警報叫醒,回神一下地震就來了」、「這一次警示的作用很成功」、「我也是,收到警報正在疑惑,還看了一下時間確定是現在嗎?然後就地震了」、「關靜音有訊息,沒有響」、「我哀鳳(iPhone)開靜音還是有警報聲」、「整晚八次」。

▲▼             。(圖/翻攝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

▲網友狂讚,這次警報發揮功效。(圖/翻攝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

今凌晨1時41分的地牛翻身,國家級警報之所以會提早15秒左右發送,本站報導,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說明,這1、2年針對預警手機警報參數「從錯誤中學習調整」,因此這次距離震央較遠的位置沒有發生「搖了才響」的情況。

陳國昌也解釋國家級警報原理,因地震波分為傳遞速度快但破壞力較弱的「P波」和速度較慢但破壞力較強的「S波」,P波每秒走5.5到5.6公里,S波則是3.6公里,地震預警的對象是S波,因此學理上距離震央較遠的台北、新竹、桃園等地,P波已衰減掉,所以警報先響之後才感受到S波。

另外,從今天凌晨1時截至上午8時10分,一共發生54起地震,等於7小時內發生超過50起地震,氣象局更提醒未來三天還有規模5以上餘震,讓民眾不免憂慮。

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管理中心研究員李錫堤指出,台灣處與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交界處,本來地震就多,而從0206至今,地震不斷,目前就是地震比較頻繁時期,這兩年來,除了東部外海有點餘震,其餘都是沿著板塊交界處西邊邊緣出現地震,這種地震發生方式,對海溝型地震是不好的。

李錫堤進一步表示,東部外海的「海溝型地震」,週期是100年左右,距離上次1920年已超過百年,未來可能發生規模8以上強震,而且在海溝型地震發生前,會出現中大型地震,而「海溝型地震」就如同金融市場的灰犀牛,一定會出現,也就是海溝型地震一定會發生,台灣要做好耐震準備,尤其是建築方面。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