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屬於盆地,發生劇烈地震恐發生「果凍效應」及「雙重共振」。(圖/資料照)
記者鄒鎮宇/綜合報導
花東地區、近海連日地震頻傳,最大的地震為花蓮近海23日發生規模6.6地震,最大震度為台東6弱。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指出,若未來發生規模8.0以上的地震,台北盆地恐因「雙重共振」而損害加劇。
前中央氣象局長辛在勤曾表示,台北盆地的地質軟,周圍環山,此情況就像裝在碗內的布丁或果凍,當裡面的果凍受到能量時,搖晃會更為明顯,俗稱「果凍效應」;因此,只要輕微的震動就可以產生大好幾倍的破壞力,搖晃時間也會更久。
李錫堤表示,近期兩年來除了東部外海有餘震之外,其他都是沿著板塊交界處西邊邊緣出現地震,這種地震發生方式,對海溝型地震是不好的。東部外海的「海溝型地震」週期為100年左右,距離上次1920年已超過百年,再往前則是1815年。
李錫堤認為,未來可能發生規模8以上強震,而且在「海溝型地震」發生前,會出現中大型地震,「台灣要做好耐震準備,尤其是建築方面」。此外,若發生大型地震,台北盆地的災情恐因「盆地效應(果凍效應)」、「雙重共振」而超越東部。
據悉,墨西哥1985年9月19日發生規模7.8地震,當時震央距離墨西哥城數百公里,本應不會受重創,但墨西哥城也屬於盆地地形,因此受到「盆地效應(果凍效應)」、「雙重共振」影響,墨西哥城內的35%建築物(約8000幢)受到破壞,7000多人死亡,1.1萬人受傷,約30多萬人無家可歸。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