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長黃偉哲打造優質水產環境,以「養殖生產環境改善」、「設置牡蠣吊掛設備」及「漁港設置海廢暫置區」為方針,來促進台南漁產業永續發展。(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記者林悅/台南報導
台灣是個海洋國家,台南市更是漁業重鎮,包含全台第一14000公頃之養殖漁塭面積,及60公里海岸線分布之7處漁港所孕育之沿近海漁業發展,市長黃偉哲打造優質水產環境,以「養殖生產環境改善」、「設置牡蠣吊掛設備」及「漁港設置海廢暫置區」為方針,來促進台南漁產業永續發展。
台南市養殖魚塭面積近1萬4千公頃全國第一,用水需求量龐大,且因為需要常常換水,致用水負擔增加。市府配合漁業署,持續推動發展循環水養殖,執行循環水養殖設施補助計畫,從2011年起共補助推廣67戶,2022年將補助5戶漁民建置如抽水機、給排水管、過濾設備等循環水養殖設施,補助經費共865萬5,000元,設置養殖面積約3.3公頃,預估共可增加地下水節水63230噸,同時循環系統提供穩定的水源水質,可減少引進外界污染提升養殖生產效益,也減少養殖漁業發展對環境造成的衝擊。
台南市淺海浮筏式牡蠣養殖數量約9千餘棚,產量約5千多公噸,產值超過5億,是臺南市重要養殖漁業,為改善南市牡蠣養殖相關硬體設施不足,以及因應產業發展需求,將收成牡蠣吊掛上岸,市府向漁業署申請補助,在南區四鯤鯓竹溪臨海側增設3座天車式吊蚵機,2022年獲漁業署同意補助規劃設計經費86萬元,該工程總經費預估1400萬元,預定2022年辦理規劃設計,2023年辦理工程發包,預定2023年底完工,該設施完工後將可受惠南區養蚵漁民60人以上,改善牡蠣養殖之收成吊掛環境,促進產業永續經營漁港及養殖漁業區是漁業行為之根基,是發展漁業活動源頭之基礎建設,與產業的維繫息息相關,因此維護漁港環境及養殖漁業區公共設施,係為產業持續向前之動力。
台南市計有安平、四草、下山、青山、將軍、北門、蚵寮等7處漁港,截至2021年已完成5處漁港設置海廢暫置區。配合漁業署向海致敬政策,在漁港提供海廢暫置區供環保艦隊帶回來之廢棄漁網具、廢棄物,及漁民自主回收之舊漁網具暫置,並先作分類、破碎、裁切等前處理,再作後續去化及清運工作,自2020年起已處理67.8噸海洋廢棄物,2022年補助經費共201萬元,預估可處理30噸,以減少海廢對海洋環境的危害。
農業局長李建裕表示,藉由漁業科及漁港所兩單位共同推動南市漁業發展,正逐步促進漁業生產轉型,並結合生產、生活、生態與文化、休閒、觀光於一體,提高漁業的經濟價值,創造漁業豐榮永續經營。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