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地方焦點

玉山國家公園37周年慶 端出6大保育研究成果

▲公民科學家參與東部園區野生動物調查協助監測,裝設紅外線相機拍攝到台灣黑熊。(圖/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公民科學家參與東部園區野生動物調查協助監測,裝設紅外線相機拍攝到台灣黑熊。(圖/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記者高堂堯/南投報導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於4月7日歡度37週年慶,並分享同仁從事環境教育推廣的創作及110年度保育研究成果,主題包括台灣黑熊生態追蹤監測、狩獵自主可行性評估、大型草食性哺乳動物組成與植被消長關係調查,以及蝶類相、蕨類植物和秋過境猛禽調查等6項,促進與各國家公園及保育機關團體間學術交流。

玉管處「110年度保育研究成果發表會」主題,包括「108-110年度鳥瞰臺灣黑熊:玉山國家公園臺灣黑熊人造衛星追蹤暨生態監測計畫案」、「110年玉山國家公園南部園區狩獵自主管理規劃及可行性評估計畫案」、「109-110年度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地區中大型草食性哺乳動物組成與植被消長關係調查計畫」、「玉山國家公園楠梓仙溪地區之蝶類相調查」、「玉山國家公園南橫地區蕨類植物豐富度調查」及「2020-2021年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地區秋過境猛禽調查」等,累積為數不少的生物多樣性資料。

▲赤腹鷹盤旋整隊於麟趾山頂。(圖/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赤腹鷹盤旋整隊於麟趾山頂。(圖/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玉山向來有「有熊國」稱號,園區範圍是台灣黑熊核心族群主要活動區域,玉管處藉由人造衛星追蹤分析東西部園區黑熊活動範圍與棲地利用模式,也進行相關形質測量、健康檢查與遺傳分析,並培訓34位公民科學家參與中大型哺乳類動物監測。

玉管處蹲點調查南部園區周邊3個里,各家族仍保有多項狩獵禁忌或倫理,藉此了解目前狩獵現況與狩獵自主管理之態度與意見,也針對當地野生動物族群量調查,發現南部園區不僅野生動物種類豐富,並穩定出現台灣黑熊與熊鷹等瀕危物種的蹤跡。

▲南橫梅山地區於中之關發現新紀錄種裸柄蕗蕨。(圖/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南橫梅山地區於中之關發現新紀錄種裸柄蕗蕨。(圖/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玉山園區保育有成,隨著草食性哺乳動物族群數量增加,調查監測塔塔加地區台灣水鹿偏好啃磨高胸高直徑5到25公分的山鴨腳木及玉山假沙梨等樹種,另從108年開始研究監測顯示,玉山林道兩旁樣木啃磨率有逐年提升趨勢,顯示台灣水鹿對林道啃磨壓力持續增加。

玉管處綜合歷年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塔塔加地區共有164種蝶類紀錄,塔塔加楠溪地區調查共紀錄71種;以往多記錄於南部園區的截脈絹粉蝶,則首度於西北園區被記錄,為本蝶種於台灣本島分布最北之紀錄,而本區新記錄有22種蝶類,包含如斑鳳蝶、綠豹蛺蝶、蓮花環蛺蝶、奇環蛺蝶、深山環蛺蝶及霧社翠灰蝶等多種一年一世代者,楠溪林道之蝶類多樣性高峰集中於6至7月間,與蜜源植物花期重疊,本研究亦首次記錄白漪波眼蝶之野外寄主植物「求米草」。

▲截脈絹粉蝶是首度於西北園區內記錄之蝶種,並為本種於台灣本島最北之紀錄。。(圖/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截脈絹粉蝶是首度於西北園區內記錄之蝶種,並為本種於台灣本島最北之紀錄。(圖/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鷹越塔塔加」特展累積2年秋過境猛禽塔塔加地區調查資料:109年度9月調查紀錄1萬563隻猛禽、赤腹鷹佔9成,10月調查紀錄3萬650隻猛禽、灰面鵟鷹占9成9;110年度9月調查紀錄5102隻猛禽、赤腹鷹占9成,10月調查紀錄2萬6721隻猛禽,灰面鵟鷹也佔9成9,顯示塔塔加地區是灰面鵟鷹遷徙的重要過境「鷹路」,9到10月更可近距離欣賞赤腹鷹及灰面鵟鷹「鷹柱」由谷地盤旋而上,再轉成「鷹河」的飛翔姿態。

霧林帶中的南橫梅山地區提供蕨類植物舒適的生長環境,調查南部園區蕨類植物總計21科231種蕨類,蕨類種數最多介於海拔1599至2,699公尺;南橫本次為玉山園區新記錄22種蕨類,中之關步道為調查區域中蕨類生物多樣性較高的地區,加上步道相較平緩,更適合為大眾環境教育解說場域。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