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可能將面臨大規模確診潮。(資料照/記者沈繼昌攝)
記者楊晏琳/整理報導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坦言,以目前趨勢來看,4月底單日新增本土個案,幾乎一定會達上千例。也有專家認為,若台灣進入社區大流行,確診數就可能破萬。面對逐漸攀升的個案數,《ETtoday新聞雲》也整理出有關居隔期間、確診後應注意的7大QA供民眾參考。
Q1:確診有哪些症狀?
A1:指揮中心2月曾公布本土確診Omicron症狀,發現喉嚨症狀佔52%、咳嗽症狀佔51%、流鼻水/鼻塞27%、發燒27%、頭痛10%、肌肉痠痛5%、嘔吐2%、發冷1.3%、嗅味覺異常1.0%、腹瀉1.0%。
此外,指揮中心也強調,若居家照護期間,出現喘與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或胸悶、意識不清,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缺氧4大徵兆,就應儘速撥打119、1922或聯繫衛生局。
Q2:我有症狀,且曾收到與確診者足跡重疊的簡訊怎麼辦?
A2:指揮中心建議,有症狀者應盡速前往指定醫療院所或社區採檢站採檢,全程戴口罩、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且輕症者在醫院採檢後一律「回家等報告」,若結果為陽性,將由醫院通報衛生局安排收治加強版集檢所或防疫旅館。
另外,收到簡訊卻無症狀者,可至藥局、便利商店等購買家用快篩劑。檢測結果若為陽性,則須將檢測器材密封包裝,攜帶至指定醫療院所或社區採檢站,進一步做PCR核酸檢測;陰性則自我健康監測14天,期間若有發燒、腹瀉、嗅味覺異常或呼吸道症狀等,應盡快前往指定場所採檢。
Q3:輕症確診該怎麼辦?
A3:若接到確診通知,可先電話連絡密切接觸者,請他們自我隔離並健康監測,並留在家中等待公衛人員通知安排。撤離時應戴口罩,儘速聯繫所在地方政府或1922,依指示辦理。
Q4:我是居家檢疫/隔離者,期滿後該怎麼篩檢?
A4:指揮中心表示,原先檢疫期滿之PCR採檢作業,改以快篩方式由民眾自行檢測並回報結果。快篩結果為陰性者,方可於期滿後解除隔離或檢疫。詳細如下:
居家隔離:
1. 共進行4次檢測,分別為隔離期間第5-7天、隔離期滿當日、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第2及第4天,原隔離期滿之PCR檢測改以快篩檢測進行。
2. 無第10天快篩試劑者,可先以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使用之快篩試劑,並於隔離期滿後主動洽詢「隔離通知書填發單位」,由「隔離通知書填發單位」協助轉介「現居地」地方政府衛生局所領取快篩試劑。
居家檢疫:
1. 檢疫期間第3、5、10天各進行一次快篩,檢疫期滿不再實施PCR採檢作業。
2. 尚未進行第7天快篩檢測之民眾,延後至第10天執行;已完成第7天檢測者,先以於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使用之快篩試劑執行第10天檢測,並聯繫地方政府領取快篩試劑,完成自主健康管理期間之2次快篩。
Q5:確診之後住到哪去?要準備哪些東西?
A5:無症狀、輕症確診者(含落地採檢陽性)且65歲以下、生活可自理者,均以收治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為原則;高齡或中重症者送醫院、社區確診病例則就地收治。
不過指揮中心也說明,當單日確診數達1500人時,將啟動輕症居家照護計畫,符合資格者屆時便可在家隔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建議,若實施在家照護,民眾就需透過血氧機分辨病程,避免延誤就醫。除了血氧機之外,也需多準備家用快篩試劑,以便隨時監測健康狀況。
Q6:若實施輕症居隔在家,平時服用的藥物怎麼領?
A6:指揮中心將建置多元遠距醫療方案,由醫師看診開立處方,民眾可透過紙本或電子處方箋,由藥師調劑送藥到宅取得藥品,或親友代為領藥。
新冠藥物部分,指揮中心表示,並非染疫就要吃藥,65歲以上長者、65歲以下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才需用藥,未來若納入65歲以上也可輕症在家,才會有處方開藥和藥物配發機制。
Q7:怎樣才可以解隔?
A7:指揮中心表示,目前確診個案解除隔離條件修正為:
1. 針對新感染或初次PCR檢測Ct值小於30個案,移除「距發病日或採檢日已達10天」條件,症狀緩解,連續2次檢驗陰性或Ct值超過30,即可解除隔離。
2. 因應境外移入者,初次PCR檢測Ct值超過30舊案,移除「N抗體陽性」條件,連續2次檢驗陰性或Ct值超過30以上者即可解隔。
啟用輕症居家照護計畫後,確診者若同時符合以下兩項條件,得解除隔離,並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
1. 有症狀者,退燒至少1天,且症狀緩解。
2. 距發病日或採檢日第10天以上之家用快篩陰性,或前述快篩持續陽性但PCR檢驗結果為陰性或Ct≥30。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