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董美琪/綜合報導
桃園前市議員王浩宇16日深夜發文「3Q驚傳退出台灣基進」,立刻引起網友熱議,不少網友驚呼「發生什麼事了」、「怎可能」。對此,「3Q哥」陳柏惟回應「我真的盡力了」也強調揣測加入其他政黨,並非事實。
▲前立委陳柏惟。(圖/記者林敬旻攝)
王浩宇發文「3Q驚傳退出台灣基進,本人未回應,但確定已辭去黨內職務。」許多網友看了驚訝,紛紛留言「天啊發生什麼事」、「之後加入民進黨,選我正解」、「怎可能」、「跳船了」、「相信他有更好的選擇」、「不會跑去時力吧!他過去的第一志願」。
▲王浩宇PO文「3Q哥驚傳退出台灣基進」。(圖/翻攝自Facebook/王浩宇)
據了解,台灣基進秘書長王興煥表示,陳柏惟於志工群組發布表示將辭去黨職務(中彰投黨部主委一職),並非退黨。至於在初選時要不要幫民進黨站台,黨內確實出現不同聲音,最終決議黨內幹部及黨員於初選期間不涉入站台助選。台灣基進黨內人士也說,陳柏惟只是想休息、辭去黨職務,並非退黨。
對此陳柏惟深夜發長文,坦言基進黨內部有爭辯,自己已用盡120%努力,也配合黨內決議,但強調「加入其他政黨,並不是事實。」
▲陳柏惟 。(圖/記者李毓康攝)
3Qi.tw 陳柏惟全文如下:
【大樂智勇,如何繼續實現】
「又大又好玩、用智慧勇氣打贏選戰」是我到台中第一次座談會講的內容,「大樂智勇」,常是我面對困難心中出現的第一句話,只是有時候,現在的我還沒辦法完全實現。
時間回到我被罷免的那一晚,我在台上說過我要感謝所有的支持者給我一個機會,2020如果是奇蹟,那我下台不過是回復平靜,請大家不要難過,我也落實謝票之旅的行程,重回戰場補選,直到選區誕生新的立委;摔下車後,也用最快的方式回到大家面前,我逞強了,我用的不是100%的力量、而是120%,只是我沒有發文或跟你說,我真的盡力了。
而那晚開始,就有另外一條故事線推進,黨內外議員提名的競爭、黨部資源的分配、服務處開銷、人員薪資、而最直接重大的問題就是助理留用名額,原本與台中選區競爭者對抗的情況下,因為我被罷免要讓5/6的人離開團隊,形同割肉,補選期間感謝各界支持,讓助理們有銜接的機會,每次的失敗都會有人來人走,但這一次變動過於劇烈,產生了一些後遺症。
有些懷抱熱情回家鄉參選,我們都給予祝福
有些在地夥伴勇敢挺身而出,導致全家被作記號
有些助理18年被開除了一次,今年又被我開除一次
有些助理是影業的夥伴,硬著頭皮進來幫忙
有些助理是外援借將,但在職期間犧牲奉獻
有些助理放棄穩定的薪水,降薪甚至接近折半來做助理
有些助理專業技能優秀、雖然覺得我沒誇獎過他,但我心懷感謝
有些助理是從北中南來到台中定居,結果失業了
也有本來台中的助理,轉而參與其他民意代表選戰而離開家鄉
有些現在還沒找到工作,其中一個還是比我資深的老基進。
這樣一個時常爭吵又一起成長的團隊,是我出生入死的戰友,也是我一路上珍視的寶藏。
更不用說服務處跟租屋簽約多是簽四年,然後就你知道的QQ。
所幸,在3Q團隊的各位都格外傲骨、心智堅強,特別謝謝各界的體諒與協助,讓我不致困乏。
然而在我人力財力蠟燭兩頭燒之際,並且要台中台北兩邊跑,用通告費來補貼黨用與家用之時,基進希望我能更基進一些;我在中部奔走戮力黨務時,基進希望我能更基進一些;遇到衝突的問題,尋求解決的方法,覺得時間能夠沖淡一些事情,得到的答案是,基進希望我能更基進一些。
過程中有激烈討論、有請辭黨職、有表達全力輔選,針對價值的判斷與制度的精進雖有不同理解,但無一分一秒想要傷害基進,只求導正錯誤訊息,承認組織制度或有錯誤,為的是給年輕政治工作者與台灣政治可長可久的未來,然仍有同志始終覺得我在傷害基進。
後來我才發現,120%我已經不能夠更基進一些了。
也請所有支持3Q的朋友不要攻擊台灣基進,他險惡的資源環境與繽紛的思想活水是能夠培育出3Q的土壤,也必定會長出下一枝勁草;沒有台灣基進,就沒有3Q,我始終是基進精神的一份子,攻擊台灣基進,我也會受傷。
每一個基進的候選人都比我純粹、比我優秀、更比我基進,我要誠摯拜託大家繼續支持他們,他們都是一路拉拔我的家人,我只是一個尋求改變、但破格失職的黨員,請大家繼續關心基進推出的優秀候選人。
另
報導指出我因為站台與人情還不完起爭執或揣測加入其他政黨,並不是事實。
原本來者不拒,能幫就幫,「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實現沒有亡國感的投票」是我加入基進的參政理念,沒有偏袒特定派系,人在江湖飄,都探聽的到;經過討論後也配合黨內決議,未有任何違規行為,即便有其他黨部黨員違規,也無據此尋釁鬧事;目前的狀況是因為我不夠基進,不是因為特別甚麼事情、望勿模糊焦點。
【大樂智勇,如何繼續實現】 「又大又好玩、用智慧勇氣打贏選戰」是我到台中第一次座談會講的內容,「大樂智勇」,常是我面對困難心中出現的第一句話,只是有時候,現在的我還沒辦法完全實現。 時間回到我被罷免的那一晚,我在台上說過我要感謝所有...
由 3Qi.tw 陳柏惟發佈於 2022年4月16日 星期六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