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歲打莫德納家長轟爆!ICU醫嘆「又一個循環」 1句話破盲點

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

台灣本土已連續3天破千例,食藥署昨(17)日宣布,6~11歲兒童可施打半劑莫德納,兩劑間隔28天。但消息一出引發家長反彈,湧入衛福部粉專大罵,「為什麼要孩子當白老鼠?」希望可有其他疫苗選擇。ICU醫師陳志金一早在粉專無奈寫下,「無論什麼決定,我們總是會在結果不如意的時候,覺得自己當初『沒做的選擇』才是對的。」

▲6~11歲孩童將可施打半劑莫德納,卻引發家長反彈。(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食藥署通過6~11歲孩童疫苗EUA,ICU醫師陳志金認為,可以預期的,又會經歷一開始打AZ疫苗、年長者打疫苗、高端EUA的循環。他說,無論先通過哪支疫苗,總會有人想,「為什麼不給我們另外一支?為什麼不像買菜一樣,統統都給我們選?政府沒給我們的,一定是比較好。」然而這些人似乎忘了,一開始他們的訴求是,「快讓我的孩子打疫苗」。

▲▼「莫德納是大魔王」家長灌爆衛福部臉書。(圖/翻攝自臉書)

▲家長灌爆衛福部臉書。(圖/翻攝自臉書)

陳志金推測,無論接下來家長是否選擇讓孩子接種,會有一定比例人跳出來說些「早知道」的事。例如媒體開始報導打疫苗後的不良反應,甚至無法確認相關性的死亡事件,「就會有一些人出來喊,『早知道就不讓我的孩子去打』。」

陳志金接著說,等到退打潮出現後、感染人數增加,有孩童出現重症、甚至死亡病例時,會有一群人喊,「早知道當初我們就應該去打」、「為什麼不強制要打?」、「我們現在、馬上就要打,政府為什麼不多準備一些?」

「無論什麼決定,我們總是會在結果不如意的時候,覺得自己當初『沒做的選擇』才是對的。」陳志金無奈地說。人生充滿著當初沒做的選擇才是對的事後諸葛,因為無法面對不如意的結果、無法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總是逃避的以為如果可以「重選」該有多好。

陳志金反問,「我們為什麼不試著這樣想,我當初如果是選擇另外一個,應該也不會比較好,說不定還比較差呢!」已經做的選擇就是最好的,面對無法改變的事實,可以改變的就是自己看待的方式。「好好的在做選擇之前討論清楚,一旦做了選擇,就不要再回頭去想那個沒選的!」

該篇文章發人省思,也引發熱議,「真心看著都覺得累~當個明理的家長需要修學分吧~」、「這次疫情真的看到生活態度不同的人,各自有各自的人生百態」、「打疫苗是對自己的責任!對家人的保護!有些人腦內不知道在想什麼」、「分析得很中肯!人性的善惡與智愚一直在重複展示在我們面前」。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