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韓18日起全面解封,餐廳、酒吧等店家營業時間不再受限。(圖/達志影像/newscom)
記者陳宛貞/編譯
南韓Omicron疫情3月中大爆發,最高單日新增49萬例確診,近來降至10萬例上下,18日起全面解除社交距離限制。但防疫專家預測,今年11月至明年年初之間將再次燃起「秋冬大流行」,恐怕造成至少700人死亡,最高甚至可能達到2700例。
根據《韓聯社》,南韓建國大學數學系教授鄭恩玉20日在疾病管理廳主辦的「科學防疫大數據活用研討會」上說明,計算4種情境下秋冬大流行的預測走向,認為死亡數將介於700至2700例之間。
鄭恩玉提出的4種情境中,第1種為秋冬大流行前未推動第4劑疫苗接種,第2種為60歲以上族群中有400萬人已接種第4劑,第3種為所有年齡層共400萬人已接種,第4種為所有年齡層共1200萬人已接種。
計算結果顯示,所有年齡層共1200萬人已接種的情境下,秋冬大流行的重症病例最少。60歲以上400萬人已接種及所有年齡層共400萬人已接種的2種情境下,重症病例最高分別達到1347例及1418例,差距不大。
鄭恩玉說明,「疫苗猶豫」及社交距離限制等非藥物性防疫措施仍是重要變數,尤其疫苗猶豫現象,最多可能使秋冬大流行峰值上升5%至20%。
此外,嘉泉大學醫學院教授鄭在勳則在研討會上表示,考慮到目前為止單一新冠變異株通常佔據主流地位10至14周,新變種病毒出現中等規模流行的時間點將落在Omicron亞型變異株BA.2成為南韓主流毒株的10至14周後,也就是今年下半年。
他警告,新變種引發的重症率雖可能因既有疫苗接種及自然感染形成的免疫力而下降,但新變種的免疫逃脫能力及傳染力預料也將進一步提升。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