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翔無人機。(圖/王定宇臉書)
記者陶本和/台北報導
民進黨立委王定宇23日透過臉書分享國防部最新送交立法院的公開非機密報告,「劍翔無人機」可年產48架,分為攻擊、誘標兩款載具,由於軍方作戰測評效益極佳,量產數量將從原先規劃的108架再往上調升,台灣本島丶外島將設置4處陣地及相關設施,預計在2025年即可完成。
王定宇指出,根據國防部最新送交立法院的公開非機密報告,「劍翔無人機」可年產48架,分為攻擊丶誘標兩款載具。
王定宇表示,台灣「海空戰力提升特別預算」8大項目計畫之一的「劍翔無人機」,由於台灣軍方作戰測評效益極佳,量產數量將從原先規劃的108架再往上調升,台灣本島丶外島將設置4處陣地及相關設施,預計在2025年即可完成。
有關「劍翔無人機」,王定宇指出,可分為兩款型式:「無人攻擊載具」和「無人誘標載具」,前者為反制敵方飛彈陣地及雷達站,後者則是反制誘敵雷達開機搜索,一般人可能對「劍翔」和一般無人機會有所混淆,一般無人機可以收回,但「劍翔」一旦飛出去,就會對相關輻射源攻擊,設計運用上因此有所不同。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