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翊婷/綜合報導
行政院長蘇貞昌24日召開防疫會議,同意居家隔離縮短為「3+4」天,專家小組今日(25日)將開會討論,若拍板定案便可開始實施。對此,陽明交通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洪子仁認為,在大流行時代要鼓勵民眾大量快篩、通報,已經打完3劑疫苗者居隔3天很合理,如果還是很擔心確診數增加太快,可以參考國外作法適時「關一下門」。
▲洪子仁認為,大流行時代就是要鼓勵民眾大量快篩、通報。(資料照/記者許靖騏攝)
行政院長蘇貞昌24日召開防疫會議,決定將居家隔離時間縮短為「3+4」天,其中3天居家隔離,4天快篩陰性可出門,但出門必須全程戴口罩,而且不能內用或參加大型活動。消息傳開後,有部分專家不認同,但也有人看好新制,至於什麼時候開始實施、細節為何,還有待專家小組25日開會討論後再另行公布。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陽明交通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洪子仁認為,居隔新制很棒,在大流行時代就是要鼓勵民眾大量快篩、通報,才能監控疫情同時兼顧社會運作,已經打完3劑疫苗者居隔3天很合理,但如果要居隔7天就還是太長,可能會影響民眾通報快篩陽性的意願;另外,如果擔心確診數攀升太快,政府也可以參考國外作法,讓容易發生群聚感染的地方例如娛樂場所、學校,適時「關一下門」,像是調整營業時間等等,也能緩解疫情升溫的趨勢。
而針對「以篩代隔」的措施,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控中心副院長黃高彬則認為不可行。他強調,感染管制有兩大重點,第一是「發現病例」,就是做篩檢,第二是「封鎖感染」,也就是隔離,「如果篩了不隔離,那篩了幹什麼?」
至於國內的本土疫情趨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依照國衛院推估的模型,未來單日確診數最高點可能來到4.5萬例,但不會一直維持在高點;另參照國際情況,紐西蘭致死率約是0.05%,等於萬分之五,紐西蘭疫苗施打率跟台灣比較類似,這也是台灣可以努力的方向。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