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翊婷/綜合報導
居隔「3+4」新制今(26日)起上路,社會各界卻有許多質疑聲浪。振興醫院感染科主任李明政建議,可以先鬆綁7天,觀察1個月後再放寬縮減至3天,因為若是感染曲線爬得越快,疫情雖然會較早結束,但也會引起民眾恐慌,甚至造成醫療量能不足,導致出現不必要的死亡案例。
▲居隔3+4方案說明。(圖/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居隔3+4方案自第0天起均須完成居家隔離,在家中以一人一室為原則,不得外出,3天後可開始快篩,第4天起自主快篩陰性可出門,也可搭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外出全程配戴口罩,但禁止到餐廳用餐、聚餐、聚會,前往人潮擁擠場所或與不特定對象接觸。
至於隔離3天是用什麼標準衡量的,陳時中說明,這是抓國際研究潛伏期都是2.9至3.1天進行評估,這時候大部分在第3天或第4天開始出門快篩,發病比例被驗出的可能性超過8成,加上後續每天都驗,根據國衛院的研究和計算,連驗3天可排除大部分往外傳播的可能性。
▲疫情升溫後,民眾接種疫苗的意願提高許多。(圖/記者李毓康攝)
不過,關於居隔3+4各界仍有許多不同的聲音。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振興醫院感染科主任李明政認為,感染曲線爬得越快,就能越早達到群體免疫並結束疫情,但過程中會造成民眾恐慌,甚至出現醫療量能不足的狀況,進而導致不必要的死亡,最後不僅重症死亡率增加,還會影響到其他急重症的患者,因此,他覺得居隔應先鬆綁至7天,觀察1個月後再放寬至3天,先別急著拉高疫情曲線,畢竟整體疫情時間延長,比整個社會付出的代價小。
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25日也在臉書PO文分析,中央將居隔天數縮短至3天「有點太衝了」,現階段應為5至7天較為合適,而距離確診高峰越來越近,希望還沒打滿疫苗的民眾,特別是一劑都還沒打的長者,「我真的勸您要再仔細重新考慮。」因為時空環境已經不同了,Omicron傳染力極高,要重新做風險評估,沒事盡量別去醫院,一方面群聚,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增加醫護人員負擔,目前自主應變很重要。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