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持續封城,對企業生產造成嚴重影響。(圖/路透社)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多省爆發Omicron疫情,仍堅持「動態清零」防疫政策。對此,大陸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表示,武漢之後國內出現的幾十起本土聚集性疫情處置實踐證明,中國有能力實現「動態清零」,形成一系列經驗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較小代價取得了較好效果,保障了民眾健康和社會經濟穩步增長。
張伯禮24日受訪指出,「動態清零」和「絕對清零」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動態清零」是採取積極的措施,發現一起、撲滅一起,不是說絕對不讓疫情發生,核心內涵是快速發現疫情,快速採取措施來阻斷疫情的持續性社區傳播,「如果中國不實行動態清零,按照中國的人口密度、人口結構,一旦放鬆疫情管控,會面臨病毒廣泛傳播、重症和死亡數量巨大的後果。」
張伯禮提到,真正實現「動態清零」是要有條件、有基礎的,要有統一的領導、統一的意志和廣大民眾積極的配合,也要有堅強的基層隊伍來落實各項防控舉措,更要有充足的生活及抗疫物資保障,「上海此次疫情,正是因為有那麼多的隊伍前來支援,才避免了醫療資源被擠兌。」
張伯禮反問,「如果完全放開了,重症患者大量出現,又該需要多少醫療資源才能應對?如果真到那個時候,經濟發展、社會交流該如何進行也是難以想像,每個人都在擔心自己是否會被感染,生活又如何才能安心?」
張伯禮強調,所以,中國要堅定走自己的路,走「動態清零」的路,「武漢之後國內出現的幾十起本土聚集性疫情處置實踐證明,中國有能力實現動態清零,形成一系列經驗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較小代價取得了較好效果,保障了民眾健康和社會經濟穩步增長。」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