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莫德納打不打 兒科醫師曝「至少先打一劑」3個原因

▲▼新冠肺炎疫苗,疫苗接種站,莫德納疫苗,施打疫苗,COVID-19疫苗,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接種疫苗,副作用,不良反應,群體免疫,法定傳染病,醫護人員,防護衣,接種率,防疫,疫情,緩打潮,疫苗覆蓋率,追加劑,共存,清零,第三劑。(圖/記者李毓康攝)

▲兒童莫德納即將開打,許多家長仍對疫苗有疑慮,保持觀望。(圖/記者李毓康攝,下同)

記者陳凱力/新竹報導

兒童新冠疫苗即將開打,到底要不要讓兒童打疫苗?如果要施打,要不要選擇疫苗廠牌?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兒科主任陳思融建議,「至少先打一劑,形成保護力」原因有三,首先,施打疫苗是在預防重症,其次,根據國外數據統計,打第一劑的副作用比第二劑相對低。第三,未施打疫苗孩童一旦確診併發重症,無論是呼吸衰竭或更嚴重的多重器官衰竭,恐留下嚴重的後遺症甚至危及生命。

父母親擔心,現在只有莫德納,是不是要等BNT? 陳思融指出,以台灣疫情嚴峻的狀況,雖然莫德納在美國沒有被核可用在5-11歲的孩子,但是在其他國家,像是澳洲、英國、歐盟、加拿大已經核准使用也開始施打,以歐洲國家統計起來,莫德納打在6-11歲孩子發生嚴重副作用的比例,其實比青少年打莫德納還要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冠肺炎疫苗,疫苗接種站,莫德納疫苗,施打疫苗,COVID-19疫苗,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接種疫苗,副作用,不良反應,群體免疫,法定傳染病,醫護人員,防護衣,接種率,防疫,疫情,緩打潮,疫苗覆蓋率,追加劑,共存,清零,第三劑。(圖/記者李毓康攝)

▲陳思融指出,雖然莫德納在美國沒有被核可用在5-11歲的孩子,但是在其他國家,像是澳洲、英國、歐盟、加拿大已經核准使用也開始施打,以歐洲國家統計,莫德納打在6-11歲孩子發生嚴重副作用的比例,其實比青少年打莫德納還要低。

家長可能也質疑,就算打了疫苗還是會確診,那還是要打嗎?陳思融表示,打疫苗的重點在預防重症,打疫苗還是有非常好的保護力,以預防重症的角度,建議兒童施打。

打疫苗會得心肌炎? 陳思融指出,就國外統計看來,打疫苗得心肌炎多數都是輕微的,追蹤一兩天後,心肌酵素危險值就已降低恢復正常,需要到強心劑或葉克膜那麼嚴重的心肌炎比例上是低的,比得到病毒本身造成的心肌炎比例還要低很多。

大部分的疫苗誘發的副作用,國外統計看起來預後的狀況都還不錯,即使誘發心肌炎也很快痊癒、幾乎不會留下後遺症,反之,如果兒童因為未打疫苗,不幸得到新冠肺炎誘發重症,則有可能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也就是說,打第一劑副作用的比例不高,對重症也可開始產生保護力。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兒科主任陳思融。(圖/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

▲兒科主任陳思融認為,考量到預防重症、副作用較第二劑低、一旦確診併發重症,恐留下嚴重的後遺症,因此「至少先打一劑,形成保護力」。(圖/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

陳思融指出,孩子沒打疫苗確診,急性期可能出現呼吸窘迫,肺炎、細支氣管炎、或哮喉等症狀,除了需要氧氣支持,嚴重者也可能需要進入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甚至有病毒誘發全身嚴重發炎反應導致多重器官衰竭、進而死亡的案例,依美國的資料看來雖然住院率不高,但疫苗對於需要住加護病房的重症保護力是有的,所以還是建議施打。

另外,新冠病毒在兒童身上還有一個比較長期可能的併發症就是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有點像川崎氏症,川崎氏症大部分是在5歲以下的孩子,多天發燒後合併黏膜發炎、結膜炎、皮疹、淋巴腫大,最嚴重的後遺症可能併發冠狀動脈的發炎疾病,這可能就會造成孩子長期心臟功能的影響,新冠病毒在兒童的族群是有看到已經超過5歲了、在感染後2-6週卻發生像川崎氏症這樣多系統發炎症候群,國外的統計資料新冠疫苗在兒童不只可以降低急性期的重症比率,對於中長期的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也是有顯著保護力,因此還是建議家長把握施打時機。

陳思融也提醒,5歲以下幼兒目前還沒有開放施打新冠疫苗,但五個確診必須住院的幼兒就有一個會需要進加護病房,因此建議幼兒身邊的父母親和親朋友好一定要完整接種完三劑疫苗,滿六歲的小哥哥小姊姊也盡速接種提升保護力,來預防家內感染,同時,五歲以下兒童一定要勤洗手,戴好口罩,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

►幸運巧合!首次演練就遇確診 中華大學逃過全校停課、戳鼻子

►「馮迪索開也要告訴你」遇鬼切迴轉 求生小發財激出神甩尾

►敢背叛「家人斷手連座」!黑幫吸收新血 國中生穿內褲大街示忠誠

►嫌20元白飯「只吃半碗」太貴 奥客夫妻囂張摔盤還嗆:上了賊船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