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嬰兒需要插管或ICU積極治療的比例極低。(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記者施怡妏/綜合報導
有鑑於先前發生2歲幼童染疫重症死亡,指揮中心日前修正收治分流標準,包含無症狀/輕症之兒童,嬰兒年齡未滿3個月且有發燒,或嬰兒年齡為3至12個月且高燒超過39度,或須進行血液透析者,均收治於醫院,不過台大婦產科醫師施景中指出,醫院收治確診嬰兒,恐怕會壓縮到其他重症兒童的醫療需求。
施景中醫師在臉書PO文,聽到「孕婦確診合併胎死腹中」的新聞,他坦言「這不是單一案例,我們還聽過其他的」。他聽到小兒科加護病房同仁表示,越來越多的嬰兒確診轉來,或因父母確診而送到醫院,「其實這些感染的嬰幼兒,重症比例極低,但留院住加護病房或觀察室平均4-5天,高於國外(平均2天)」。
施景中表示,這週接生了不少胎兒心臟病、及其他高危險胎兒,出生就需要插管、急救的比例很高,「有一個胎兒一出生血氧只有20多%,心跳比正常胎兒的一半都不到,當下小兒科同仁立即插管轉ICU,然後馬上由外科醫師開刀了」。
小兒科加護病房同仁表示,「醫院同時收治的COVID-19確診寶寶,其實需要插管或ICU積極治療的比例極低,但確實壓縮到其他更危險的嬰幼兒、住加護病房或觀察室床的需求」。
施景中認為,這樣的壓力可能會在未來幾週內引爆、婦產科的病床也是,急診或是專責病房應該最嚴重。他也向指揮中心喊話,「兩害相權取其輕,是該滾動式檢討、這些特別族群確診的收治標準了」。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