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PO強調,快篩的方式跟姿勢都正確。(圖/記者林悅翻攝)
記者施怡妏/綜合報導
指揮中心自5/12起認定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對象快篩陽性形同確診,不過快篩到底準不準?一名網友表示,4日在家自行快篩出現第二條淡淡的線,立刻預約PCR檢測,確診新冠肺炎,不過之後的每一天快篩都是陰性,因此質疑快篩的準確度,對此有網友表示,也許是Ct值太高測不出來,以PCR為準。
原PO在PTT發文,家裡有小嬰兒,自己又是家裡的經濟支柱,幾乎天天都會自行快篩,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就在4日快篩時,「當天的試劑在篩完12小時後,隱隱約約出現了第二條線」,於是他立刻預約PCR檢測,並於7日收到簡訊通知,確診新冠肺炎。
他在收到通知後,自行快篩結果卻是陰性,5、6日快篩也都是陰性,他感到疑惑,「所以這波到底快篩驗不驗得出來啊?」至今已經用了無數的快篩試劑, 「也燒了很多銀子,有很多檢測完都已丟棄,只能說,這波好像快篩真的不一定準,至少在我身上」,提醒大家還是要把口罩戴好、勤消毒。
▲原PO不管怎麼測都是陰性。(圖/翻攝自PTT)
他強調,因為自己是從事醫學相關的行業,所以快篩的方式正確,取樣位置也都正確,可以排除操作失誤的論點,「棉棒整隻都塞進鼻孔15秒以上旋轉,左右都有」,不知為何快篩出來的結果都是陰性,「個人純粹好奇想問一下數學系的朋友,若偽陰性機率為7%,連續10次都發生偽陰性的機率是?」
貼文一出,網友們認為是Ct值太高,所以結果都是陰性,但仍以PCR結果為主,「CTt值的關係吧」、「Ct值25以上快篩篩不太到吧」、「代表你病毒量不多,快篩篩不出啊」、「往好處想,Ct值高代表你快好了」。其中,有網友解答原PO的疑問,「Ct值大於25,快篩陽性率只有0-8%」。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