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族群差異是台灣重要內涵 更是多元文化寶貴資產

▲▼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陳菊6日為消除歧視公約工作坊致詞。(圖/國家人權委員會提供)

▲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陳菊為消除歧視公約工作坊致詞。(圖/國家人權委員會提供)

記者林銘翰/台北報導

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陳菊近日表示,台灣已經是名符其實國際、多元的社會,希望透過人權公約的檢視與落實,讓台灣成為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社會,族群差異正是多元文化的重要內涵,更是台灣多元文化的寶貴資產。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國家人權委員會6日舉辦消除歧視公約工作坊,陳菊表示,行政院預計今年底提出《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公約》(ICERD)第一次國家報告,國家人權委員會為後續啟動獨立評估意見展開作業,特地邀請東吳大學教授胡博硯分享與檢視ICERD條文的精神與內涵。

陳菊致詞時指出,聯合國在1948年通過《世界人權宣言》之後,ICERD是第一個通過,而且最早生效的國際人權公約,ICERD公約透過「一般性意見」積極契合世界脈動。

陳菊舉例,例如在經濟危機時,對弱勢族群產生的歧視與仇外心態,或是如何預防包括司法、警政、矯正機關的歧視等等,甚至是國際體育機構或賽事中的族群歧視現象等。

陳菊強調,儘管台灣已經不是聯合國的會員,但是未曾忘記遵循人權公約,相反的更加努力與國際人權接軌,人權會成立後針對外籍漁工、移工寶寶進行相關調查,無論在法規或人道關懷上,希望努力達成消除歧視。

陳菊說,族群議題在台灣民主化過程中非常重要,早年族群之間的不瞭解與歧視,產生許多衝突與不幸,如二二八、原住民湯英伸等事件,直到台灣族群意識逐漸啟蒙發散,才有後來的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正名運動及還我母語等運動。

有關2016年總統蔡英文代表國家向原住民族道歉,陳菊則說,後續林務局與原住民族共管山林及諮商等,都是很重要的民主化歷程,人權會計畫在今年8月1日的原住民日,與原民會共同合作推動人權教育及宣導,希望社會大眾對原住民族有更多的理解與尊重。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陳菊強調,從過去的原住民、福佬、客家、外省四大族群,到現在包括新住民、外籍移工等,台灣已經是名符其實國際、多元的社會,希望透過人權公約的檢視與落實,讓台灣成為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元社會,族群差異正是多元文化的重要內涵,更是台灣多元文化的寶貴資產。

▼國家人權委員會舉辦消除歧視公約工作坊開講前合照,左起為監察委員田秋堇、人權會主委陳菊、東吳大學教授胡博硯、監察委員葉大華。(圖/國家人權委員會提供)

▲▼國家人權委員會6日舉辦消除歧視公約工作坊開講前合照,左起為監察委員田秋堇、人權會主委陳菊、東吳大學教授胡博硯、監察委員葉大華。(圖/國家人權委員會提供)

07/16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79 2 4387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政治熱門新聞

北部民眾注意!城鎮韌性演習今13:30登場 小心走在路上被罰15萬

影/葉元之街頭宣講反罷免! 遭婦人比倒讚、吐口水

快訊/導彈攻擊警報響了!北部「城鎮韌性演習」登場 半小時管制人車

普發1萬需舉債1014億!卓榮泰曝內心非常交戰 盼到立院說明

LIVE/韌性演習今13:30登場 躲好免罰15萬!演練現場看這裡

經濟部稱嘉義損毀光電板已清理99% 黃國昌秀慘況照打臉

立委看影落淚:她們不是你以為的體育生

賴清德當蔣萬安面喊「中華民國派反共!台派護台」 反併吞護主權

誇張!桃園罷免選舉公報直接綁藍委「反罷文宣」 綠要求徹查

黃瓊慧看脆嗆市長「大翻車」:請交通部別用簡體

台電員工不忍了! 轟賴政府:拼命工作不是為了「撥補千億」大內宣

新北議會財產申報曝! 張慶忠夫婦身家百億、擁332筆土地

蔣萬安當面劍指賴清德「團結不是用講的」 一家人槍口絕不對內

遭反罷支持者嗆「去南部救災」 罷團笑回:我在救國、救災靠你了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