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全面解封有本錢!「2大數據」看共存關鍵 總理:共存是趨勢

▲▼新加坡從4月26日放寬防疫限制,民眾在戶外可決定是否戴口罩。(圖/路透社)

▲新加坡從4月26日放寬防疫限制,民眾在戶外可決定是否戴口罩。(圖/路透社)

記者羅翊宬/綜合報導

位處東南亞交通要衝之地的新加坡擁有約550萬人口,雖然在經歷新冠肺炎Delta、Omicron病毒大流行後,已累計高達120萬人染疫、1300人死亡,但該國當局卻仍執意於今年4月26日實施解封政策,包括大型活動與私人聚會不再限制最多人數、解除室外口罩令、允許員工回辦公場所、取消社交距離防疫。

有報導分析後認為,讓新加坡當局決定共存的「兩大數據」為新加坡國內超過9成的疫苗接種率、以及超過120萬例的累計確診,國內人口已達一定程度的群體免疫,加上現在高度流行的Omicron病毒相對溫和,才讓當局決定逐漸解封防疫政策,總理李顯龍認為與病毒共存是未來防疫趨勢。

根據新加坡《海峽時報》,面對新冠Omicron病毒強烈來襲,應對疫情已有2年多經驗的新加坡是率先決定轉換防疫政策基調,從堅持完全清零走向與病毒共存的亞洲國家,儘管直到今年2月底單日確診人數仍高居2萬多例,但當局仍持續推動鬆綁政策,樟宜國際機場3月旅客量超過114萬人次,入境旅客從4月起不再申請航空通行證(ATP),只需出示疫苗完整接種證明,且入境後免居隔。

▲▼新加坡累計確診達120萬例,當局決定「與病毒共存」,乃因國內已達一定程度的群體免疫。(圖/路透社)

▲新加坡累計確診達120萬例,當局決定「與病毒共存」,乃因國內已達一定程度的群體免疫。(圖/路透社)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其實早從去年10月便預估到疫情演變態勢,他曾在新冠全國談話中認為,當疫情達到常態,當局可採放鬆限制,只需維持輕微的安全管理措施(SMM),即便單日確診仍維持數百例,卻不會再明顯增加。

其實,新加坡早已達到一定程度的群體免疫,在幾波大流行後至今已有超過120萬人曾經確診,其中更導致1300人死亡,造成社會與經濟結構被廣泛性破壞,同時拉大貧富差距、擴大社會斷層。對於經濟發展恐怕面臨停滯,新加坡當局從德國汲取經驗與教訓,學習如何從清零政策轉向與病毒共存。

直到新加坡採取解封政策的前幾天,從今年4月22日以來,新加坡的單日感染人數一直在1300例之間搖擺。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Ong Ye Kung)便針對防疫政策表示,「新加坡處於一種可以採取進一步、全面性的變化措施,恢復新冠肺炎出現之前的正常(日常生活)狀態。」

全面性的調降變化,包括將疾病爆發響應系統狀況(傳染病級別,Dorscon)從橘色調降至黃色,民眾可以自行選擇在戶外是否戴口罩、允許職員返回辦公場所上班、銷毀追蹤確診者與接觸者足跡的相關工具。據悉,從新冠肺炎爆發全球疫情的2020年2月以來,新加坡的傳染病級別一直是橘色的狀態。

▲▼新加坡疫苗接種率高,2劑接種人口超過95%,讓當局決定轉變防疫政策。(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新加坡疫苗接種率高,2劑接種人口超過95%,讓當局決定轉變防疫政策。(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報導也點出新加坡當局勇於全面解封、趕在亞洲國家之前實施與病毒共存的根本原因。其根本因素在於新加坡的疫苗接種率相當高,大約96%的民眾已完整接種2劑疫苗、74%的民眾則已施打加強劑(第3或第4劑)。

就連新加坡傳染病模型專家、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衛學院副教授古阿烈(Alex Cook)接受專訪時也坦承,其實目前新加坡的新冠疫情正處於從2019年12月以來的「最佳狀態」。他表示,「目前傳播的病毒即使傳染力強、卻也相對溫和。實際上,我們讓個人決定為了防疫如何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決定如何保護自己,而不是一味靠政府替我們做決定。」

►20分鐘聽懂《Wow世界熱鬧什麼?》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