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連續2年兒少人口負成長,近4年交通傷亡人數卻不減反增。(示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林銘翰/台北報導
監察委員葉大華12日指出,我國自2020年起連續2年兒少人口負成長,然而近4年兒少交通事故傷亡人數不減反增,去年整體傷亡比率成長至0.70%,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後段國家,建議行政院應參照兒童權利公約,視兒少為交通事故防制政策的主體。
監察院交通及採購委員會11日通過葉大華所提調查報告,促請行政院督導所屬交通部、衛生福利部、教育部、內政部及各地方政府,就建立兒少事故傷害監測機制、落實交通安全「3E政策」、重視人本交通及兒少生命安全,以及健全兒少交通安全環境積極檢討改進。
葉大華說明,事故傷害為我國兒少非病死或非自然死主因,其中運輸事故更長年占兒少事故傷害致死首位,遠高於溺水、自殺及他殺等因素。我國連續2年兒少人口負成長,然而近4年兒少交通事故傷亡人數不減反增,去年整體傷亡比率成長至0.70%,傷亡率為OECD後段國家。
葉大華指出,現今各級政府在降低兒少無照駕駛及騎乘機車傷亡人數、掌握事故傷害數據、落實交通安全教育、建立安全通學環境等面向作為,皆仍待改進,尤其行政院已將降低年輕人口群交通事故意外死亡人數,列為國家人權行動計畫八大人權議題之一。
葉大華建議,行政院應積極督導所屬交通部、衛生福利部、教育部、內政部,建立兒少事故傷害監測機制、落實交通安全「3E政策」、重視人本交通及兒少生命安全權利,為下一代建立友善安全的交通及通學環境。
▲監察委員葉大華。(圖/記者林銘翰攝)
調查報告指出,我國少子化問題嚴重,近2年兒少人口減少9萬8267人,然而兒童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近年並無顯著下降,2020年受傷人數為2萬7519人,相較2011年的2萬4435人,增幅約為12.62%。
調查報告再指,2021年的受傷人數,雖然較2020年下降至2萬4349人,但是傷亡人數下降,是因為兒少人口下降所導致,整體傷亡率仍然自2018年的0.66%,成長至2021年的0.70%。
調查報告分析,近4年全國平均傷亡率,六都中以台南市最高(0.94%),桃園市次之(0.81%)但上升幅度最大;平均傷亡率超過1%者則集中在直轄市以外區域,前3名分別為屏東縣(1.4%)、花蓮縣(1.36%)及嘉義縣(1.1%)。若以學制年齡分析,15歲以上、未滿18歲者占比達5萬3169人(51.12%)為最高。
葉大華受訪時表示,政府近年積極推動「人本交通」理念,以尊重弱勢、保護行人、讓人與車皆能公平合理使用道路的觀念,作為現代市區道路規劃重點,有賴各級政府交通安全「3E政策」,亦即工程、教育及執法的長期落實。
葉大華建議,行政院應視兒少為交通事故防制政策的主體,督導交通、衛福、教育、內政等中央部會,以及地方政府強化重視兒少安全權益,系統性收集兒少意見,並以兒少友善角度出發,推動交通安全政策,因地制宜滾動修正「3E政策」目標的優先順序,以落實人本交通理念。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