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北市新莊的台北醫院PCR採檢排隊人潮。(圖/記者許靖騏攝)
記者陳宛貞/綜合外電報導
台灣本土疫情爆發,等不到PCR、買不到快篩令許多民眾恐慌。若懷疑自己確診卻無法檢測該怎麼辦?美國年初Omicron疫情高峰期時檢測量能吃緊,專家就建議,這時候最好假設自己已經確診,並採取相應措施。台灣民眾仍須遵循指揮中心及地方政府指引,同時也可參考美國經驗。
根據美國Healthline,史丹佛大學傳染病專家安妮.劉(Anne Liu)1月時說明,生活在病毒廣泛擴散地區的居民若懷疑自己確診,許多公衛官員建議,就當作自己已經染疫並採取行動。
若你有輕微症狀,其他方面身體健康,沒有風險因素,應多加休息,並根據當地衛生部門指導進行隔離。若屬於高風險族群,則應聯絡醫師,了解自己是否符合接受治療的資格。她提醒,許多療法都是越早治療效果越好,「若感覺病情加劇,例如出現呼吸急促等相關症狀,就應尋求醫療協助。」
▲ 7-11開賣唾液快篩,民眾冒雨排隊搶買。(圖/記者林育綾攝)
美國CDC建議,不論是否出現症狀,確診者皆須隔離5天,且接下來10天與他人接觸時應佩戴口罩。無症狀者可在5天期滿後解除隔離,有症狀者若沒有發燒,且症狀好轉,5天後也可解隔。堪薩斯大學衛生系統(KU Med)感染預防與控制學主任霍金森(Dana J. Hawkinson)指出,確診者通常從出現症狀開始隔離5天後回歸社會,但若能隔離更久,對其他人來說會更加安全。
霍金森建議,居家治療者應持續喝水,保持水分充足,健康飲食以確保營養充足,服藥減輕發燒及身體疼痛症狀,並多加休息。監測自己的症狀非常重要,若感覺病徵在家無法控制、惡化或出現新症狀,例如呼吸急促加劇、胸痛、咳嗽加重、不尋常的手腳疼痛腫脹或精神狀態改變等,就需要尋求醫療護理。
除呼吸道症狀以外,安妮.劉說明,許多Omicron患者也出現腸胃症狀,也許不需要去醫院急診室,但可能還是需要治療,因此最重要的是馬上聯絡醫療專業人員。即使沒有嚴重到需要送急診,也可能透過治療改善,降低住院風險。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