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稍早宣布正式啟動印太經濟架構(IPEF)。(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王佩翊/編譯
美國總統拜登展開一連串的亞洲行程,而他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推動由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稍早他正式宣布啟動IPEF,儘管台灣目前尚未被列入首輪參與國家名單內,但仍然引發國內關注。而IPEF和現有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又有什麼差別呢?以下由《ETtoday新聞雲》帶您解析。
IPEF的4大目標
拜登21日出訪南韓前曾在記者會中再次強調IPEF的意義。他表示,雖然IPEF與CPTPP不同,但同時也包含了CPTPP所期望的目標。雖然美方尚未正式公布IPEF的相關細節,不過目前已經確定是由「公平且有韌性的貿易」、「強化供應鏈」、「基礎建設、脫碳」以及「稅收、反貪汙」等4大架構組成。
IPEF將成為一個新的組織,在保有CPTPP中,與貿易相關的勞動、環境問題之應對和數位貿易等規則的同時,持續強化半導體等重要物資與尖端技術的供應鏈,以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美日高峰會。(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CPTPP的現狀
CPTPP的主旨為「21世紀高標準的貿易與投資規範」,屬於會員國必須互相減免關稅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共有11個國家參與,分別為加拿大、墨西哥、祕魯、智利、馬來西亞、新加坡、澳洲、紐西蘭、越南、汶萊以及日本。
CPTPP成員國的GDP總和占全球的13%,其關稅減免率高達95%,除了關稅互惠外,還有跨越國境的線上貿易、與貿易相關的勞動問題之應對、國營企業的優惠措施規範等多達21個領域的高標準規範。
CPTPP是美國為了牽制在亞太地區不斷提高經濟影響力的中國而促進的組織,美方自2010年起開始交涉,並在2016年成功使12個國家簽署協定,然而美國前總統川普上任後卻強調「美國優先主義」,因此美方在2017年退出該協定。CPTPP最終在2018年12月以11個國家的名義正式啟動。
CPTPP還有一個特徵就是持續開放新的國家與地區申請加入,包含2021年2月的英國、2021年9月的中國大陸與台灣以及2021年12月的厄瓜多,都曾遞交申請,而CPTPP也持續以「擴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提高存在感。
▲拜登在日本陸上自衛隊儀隊的歡迎下,步入迎賓館。(圖/路透)
全球最大經濟貿易協定RCEP
RCEP則是由馬來西亞、新加坡、澳洲、紐西蘭、越南、汶萊、日本、南韓、泰國、菲律賓、印尼、寮國、緬甸、柬埔寨以及中國等15個國家所組成,由中國主導,並於2022年1月正式啟動。RCEP的GDP總和占全球的30%,超越CPTPP,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經濟貿易協定。
由於RCEP希望能讓更多的國家參加,因此自由化的標準相對較低。其關稅減免率僅91%,且因中國與部分新興國家是由國營企業承擔基礎設施等重要責任,為避免相關規範會成為這些國家經濟政策的絆腳石,所以沒有納入CPTPP中「國營企業的優惠措施規範」、「環境」、「勞動」等相關規定。
IPEF的誕生背景
在美國退出CPTPP後,中國陸續透過RCEP與申請加入CPTPP等手段,在印太經濟圈站穩腳步。另一方面,美國中西部的工業衰退地區對於自由貿易協定越加反感,因此拜登政府也不敢輕易降低關稅,重返CPTPP。拜登政府最後所想出能夠牽制中國的經濟替代方案就是IPEF。
IPEF的首輪名單共有13個國家,分別為美國、日本、南韓、澳洲、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紐西蘭、越南、汶萊、泰國、菲律賓以及印尼。而其與CPTPP的決定性差異,就是IPEF並不是互相取消關稅的FTA,且參加國可以只參加部分領域的協定。不過也因為如此,其經濟合作框架的效果恐將不及CPTPP與RCEP。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