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施打疫苗者透過快篩確認染疫的準確度達100%。(圖/翻攝自YouTube/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
記者楊晏琳/綜合報導
疫苗保護力失效,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台灣整體感染率已達5%,不過他也坦言,疫情趨勢仍會往上增加;呼籲高風險族群如75歲以上年長者,以及未施打疫苗族群優先使用快篩,因未施打疫苗者透過快篩確認感染的準確度幾乎為100%,早期偵測才能精準投藥,避免中重症發生。
陳秀熙今在「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直播中直言,台灣自然感染率往上增加趨勢「是無法阻擋的」,因此目前應著重於觀察中重症流行曲線,以及如何重症減害,而非在意高峰期。
陳秀熙指出,75歲以上老年人口是中重症的高危險族群,因此快篩試劑應優先用在老年人口;此外,快篩試劑在不同疫苗施打的情況下,會有不同敏感度,未施打疫苗者透過快篩確認染疫的準確度接近100%,「幾乎可取代PCR」,早期發現,才有助於早期投藥,降低中重症機率。
不過陳秀熙也說,快篩精準度會隨著疫苗施打而下降,「但接種過疫苗的族群,基本上都是屬於無症狀或輕症」,因此他認為,以病毒已進入社區傳播階段而言,重點比較不必放在這,讓其自行康復即可。
陳秀熙表示,以資料來看,青少年以無症狀居多,即便漏掉,對傳播力及中重症比例的影響也不大,反倒應將重點放在75歲以上、及未施打疫苗的族群上,「早期找到高病毒量的隱性感染者,精準投藥,才是最準確的快篩做法。」
讀者迴響